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特刊006期 总第007期)
皖东采风 | 定远夏日采风拈韵
2024年7月28日,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专委一行在李德新会长带领下,前往定远参加采风活动。定远诗词楹联学会吴传训会长和学会骨干十余人陪同参观了定远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以及定远县博物馆。参观结束后,在定远县政府大楼,县文联主席曹力同志主持召开了“皖东诗词文化学习交流会”。会上,吴传训会长向大家介绍了定远诗词楹联学会发展历史和办会经验,各地市县诗词组织代表依次作了交流发言。皖东文专委李德新会长在发言中希望大家在各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要凝心聚力,把皖东的诗词事业发展起来。定远县宣传部副部长陆宁同志到场看望了大家并指导相关工作。此次采风,主要采用唐诗《山亭夏日》分韵形式,作品如下:
附: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李德新
定远采风,拈韵得“水”字
湛湛天蓝真似水,浮云几片如帆美。
诗情每在境中生,雅意原从心底起。
定远文章世有夸,皖东杰俊谁能比。
今朝一聚共长谋,又把未来描万里。
李文涛
回故乡参加定远诗词楹联学会
夏日采风活动分韵拈得“晶”字
碧落高悬日月晶,交辉映耀曲阳城。
淡云掠影龙图静,大义为民黑脸贞。
撩起诗心题岁月,归回桑梓忆枯荣。
有缘已忘炎风酷,无限襟怀富一生。
仰瞻包公像感吟用“影”字
公去身余影,清操吾辈秉。
青天任鹤飞,黑脸为民耿。
一架侧刀沉,千秋正气骋。
月牙悬额头,妙意谁知警。
张银辉
定远采风拈韵得“帘”字
沿湖绿柳织疏帘,徐步阴阴夏不炎。
翩也心从波里静,悠哉韵自画中拈。
述怀石器绕廊角,闯镜蜻蜓到指尖。
劝尔归时莫回首,景无声息把人黏。
声声慢•定远采风拈韵得“帘”字
池迷蛙吹,树解蝉吟,啼莺声软青帘。石榴花绽枝上,色正红酣。游人镜头慢慢,共蜻蜓、落到荷尖。赤日盛、趁云舒云卷,天几回蓝。 顽石真能博物,岁月里、悠悠故事钩探。刻画横斜深浅,几个人谙?殷殷忽然觉着,记原来、怀一时添。几千载、念当时诸子,尚想高谈。
〔双调•水仙子〕定远采风拈韵得“帘”字
岸垂细细柳当帘,蜓立盈盈藕露尖,日明灼灼天犹焰。趁游园韵事兼,乐奚囊随步平添。听声度,对景拈,绿水渐渐。
王武亭
定远行拈得“动”字
雁有书至人有空,车行高速云放纵。
应知客来须殷勤,白日淡月一天共。
欲借馆藏千秋物,破得几点时光缝。
铜镜或忘娇羞色,宝床豪奢仍可用。
青花鼎铛猜谁家,瓦当砖雕属画栋。
金樽曾满朱门酒,石画像难辨龙凤。
阴陵剑上锋芒在,眸中朦胧身影动。
荣华易随时光老,悲欢不许人读懂。
看罢同行皆不语,岸柳风荷默相送。
忽记先前半轮月,今月也照前朝梦。
应是无情看有情,辜负何止是唐宋。
杨士明
分韵得“微”字,赞定远石雕艺术馆馆长杨仁顶
莫道位卑名即微,龄稀依旧业生辉。
耗资千万收遗迹,宝藏古今惊玉玑。
满目石雕文化载,独家心愿秤砣祈。
能堪大事时同仰,自极清修谁又非。
注释:1、玉玑,即玉机,指北斗星座,也指宰相等。2、秤砣祈,杨仁顶认为并希望大家把石雕看当作历史的秤砣,能够公平公正的反映历史。
夏 军
包公园有感拈“风”韵
包拯尚廉风,人间正气同。
文章知定远,吟兴数皖东。
韵自高诗得,情和夏景融。
归来思几日,犹在画图中。
田益全
定远采风拈得“起”字
参观定远包青天廉政文化园
盛夏清风起,林园何旖旎。
水濂沐荫凉,竹径寻兰芷。
文化嵌长廊,衙堂存至理。
千秋仰圣贤,包拯垂青史。
参观定远县博物馆
曲阳千载今雄起,博物馆中藏历史。
汉画石雕凝物华,古人意趣润乡梓。
信从解说赏奇珍,源自造型求妙理。
仰慕前贤技艺精,骋怀游目叹观止。

史国闻
宴清都•定远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
采风分韵得“一”字
胜处青天碧。千年矣,念渠多少功绩。乌盆断案,衙台判虎,所宜民疾。平生耿介襟怀,早已作、东城景色。趁此际、古邑和风,闲来晓暮游历。 仰观塑像明威。溪桥渌水,祠馆晴日。迎人秀木,垂荫软径,约来吟笔。而今廉节相袭,尽道是、高风气息。正应他、杲杲清名,龙图第一。
许开踯
清平乐•定远采风拈韵得“架”字
曲阳高架,盛景宜消夏。定远风光如妙画,厚意深情佳话。 池边绿柳轻垂,山中翠影幽菲。文化传承韵美,诗心畅意堪归。
李晓云
定远采风分韵拈得“蔷”字三题
车走花阴里,闻香似粉蔷。
风前高塔立,柳下木桥长。
助兴云千叠,催诗石一堂。
其间多少事,可溯到洪荒。
临江仙•夏日山居
袅袅岚烟才散尽,迎眸一架红蔷。牛羊三五石桥旁。裹风筠影乱,调舌鸟音长。 林下沿溪高处去,人家清见山岗。流云时入小轩窗。闲来居几日,岁月不匆忙。
龄官画蔷
细雨湿头浑不觉,只闻僻处泣声长。
何人花下簪当笔,篱隔也知频画蔷。
曹怀文
定远采风拈得“薇”字
风劲动青帏,丹霞彩蝶飞。
云心思林岫,花气袭人衣。
雅聚增豪兴,啸天歌玉玑。
相知言所欲,闲话首阳薇。
郑耀东
清平乐•定远采风拈“满”字
祥云舒展,鹤舞池河暖。千里江淮诚志满,一路歌轻步缓。 登上盐业高峰,追随改革东风。学习更新理念,人人争创勋功。
吴传训
定远采风拈得“树”字
西江月
冷面横眉斥恶,仁心铁腕安孺。清风浩气谱新图,德望犹如高树。 廉字常留史册,忠情不染尘污。黎民敬拜忆当初,大义精神长驻。
蝶恋花
酷夏燃情依韵树。邀友同游,风雅迷诗路。湖映轩廊花隐雾。馆藏珍萃时光慕。 廉洁清风萦古渡。石艺玲珑,妙笔倾词赋。灵感忽临佳句铸。清心沉醉情难住。
戴 浩
定远雅聚拈得“绿”字
萍藻满池凝碧绿,微风偶起细相触。
兴高自是忘炎蒸,客至还期消夏溽。
灼灼数枝榴火莹,斜斜一径石桥曲。
笑同旧雨说缘因,乃对今朝思警勖。
障目由来知不深,妄言正尔愧何促。
纤尘纤芥竟劳心,浮语浮文怜极欲。
踪迹寰中事且谈,主宾席上情尤笃。
共惭人意重穷通,终望笔毫分雅俗。
已矣归时出简编,嗟哉赋就戛金玉。
余音绕耳叹悠悠,古调复谁歌再续。

韩 霞
夏日喜迎皖东诸师莅临定远拈“池”韵
风动藕花池,廉园聚众师。
石雕寻古迹,艺馆赋新词。
分韵仍成趣,称雄更举卮。
依依挥手别,何日再相期。
郭占全
鹧鸪天•皖东文专委莅临定远拈“塘”韵
暑日群英聚曲阳,调研指导话家常。参观藏馆思文物,瞻仰先贤览景光。 游竹径,赏荷塘。青莲朵朵散馨香。推杯换盏真诚献,握手分离情意长。
陈林章
皖东文专委李德新会长一行来我县采风拈“香”韵
七月如蒸菡萏香,一群墨客聚吾乡。
石雕馆里石雕列,汉画厅中汉画藏。
兰亭雅韵吾侪继,诗友词朋共聚觞。
纳玉收珠将满椟,传经送宝正倾囊。
王贵东
一剪梅•皖东文专委诸师友至定远采风拈阴韵
旧雨今来暑气深,风拂衣襟,汗润衣襟。游园联袂绕池林,石亦牵心,木亦牵心。 诗意何尝着意寻,酒未频斟,茶却频斟。唐贤佳句座中吟,慢了光阴,艳了光阴。
卜善勇
欢迎皖东诗社各位老师光临定远指导交流拈“台”韵
皖东协会搭平台,炎日群贤定远来。
先访包园寻古韵,再观愽馆叹奇侅。
文联回顾芝兰史,词友筹谋书画才。
励志探求风雅事,勤耕拙笔伴诗开。
方永群
夏日闲情,分韵拈得“长”字
荷风馥郁夏风长,分韵吟哦驱暑狂。
炼字裁诗寻逸俊,煮茶聚友和宫商。
闲情净拂蝉蛙噪,雅兴平添翰墨香。
莫叹炎炎殊不耐,宁心处处有清凉。
王传尤
皖东文专委成定远采风拈楼韵
诗意人生结彩楼,群贤毕至醉心头,
包公园内迎儒雅,石馆庭中寻古幽。
乘兴驱车陈物展,相逢筑梦激情酬。
今朝牵手传佳话,织锦添花风韵留。
戴平安
醉花间•皖东文专委定远采风得“院”韵
前相盼,后相盼,今日终相见。帘柳影亲波,汉石藏重院。 群英谋画卷, 字字敲诗案。倾心醉唐风,休论风云幻。
王华立
记皖东文专委一行访包园并参观杨氏石雕馆,得“日”字
相约仰青天,同辉月和日。
白云浮以随,清露下来恤。
路树更修齐,池花相叠密。
漫看芳影徐,莫叹流光疾。
款步入迷宫,精雕列雅室。
雄浑或自然,古朴兼飘逸。
不止爱收藏,还须懂艺术。
人惊做事难,他贵用心一。
经历岂言虚,传承当落实。
基因会保存,文化不消失。
守护更何人,凝思时搁笔。
哈锦祥
山村晚景
皖东文专委定远釆风,拾一个漏韵“倒”字
水映荷花云影倒,蝉鸣绿柳西阳道。
耕歌幽谷野桥归,晚沐清风明月皓。
高令亚
谒定远包公园包公像有感,拈“影”韵
微风摇竹影,瞻像催人省。
断案守心良,平冤持性耿。
青天百姓歌,判笔奸臣整。
亲孝誉千秋,清流怀古井。

龙沙快雪
定远采风,捡韵得“影”字
西子湖边观塔影,浓妆淡抹胜仙境。
红莲碧叶递香风,画艇游人吟翠岭。
酒罢依栏击节歌,诗成放浪抒情骋。
乾坤自在任逍遥,系恋蛇精还记省。
张银辉
定远采风观汉画像石用“影”字
一湖多少娉婷影,依约真为天上景。
脸色灿和花色同,诗声清与鸟声并。
认雕像走近雕台,观画石凭生画境。
听导游言岁月悠,千年也只是俄顷,
张书杰
定远采风拈得“影”字
锦绣山川云水影,诱人定远灿徽省。
古村石径达幽轩,老树繁枝漫翠岭。
稻穗摇头献素珠,荷花含露吐芳颖。
采风迷谷醉翁吟,归梦思怀仙圣境。
李德新
西江月•谒定远包青天廉政园
来此恰当暑夏,满园却是清风。玉雕立者傲苍穹,正气谁能撼动。 自古几多廉吏,千秋一个包公。人间道义在心胸,百姓青天传颂。
西江月•参观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
艺馆广藏珍宝,石雕巧夺天工。妙姿神态各从容,再现秦唐汉宋。 定远崇真德美,地方好古风浓。便将史物作通融,教化四乡民众。
西江月•参观定远博物馆
城邑千秋古韵,人文历代雄风。地情刻在石头中,彰显悠长厚重。 右勒啸天白虎,左描腾宇青龙,几章汉画有仙踪,演续旷朝云梦。
李文涛
参加定远县诗词楹联学会夏日采风活动感吟
未惧炎晖热浪狂,包公园里自清凉。
鹤云飘过青天阔,德礼归行烈义彰。
迎客金蝉歌不尽,凝眸古物梦更长。
几多惊喜思心涌,一介诗痴颂曲阳。
田益全
赴定远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专委调研采风活动
休言暑盛懒出游,古邑此来清兴遒。
岁月悠悠藏展馆,白云袅袅绕岑楼。
一堂风雅合良会,千载曲阳堪放讴。
汉画珍奇牵意绪,皖东诗卷阅从头。
杨士明
鹧鸪天•参观定远县博物馆
风扫阴云晴气祥。东西日月竞辉光。汉家石画谁传拓,本土奇珍馆自藏。 唐瓷古,瑞禽翔。西天王母助飞黄。纵然无酒还成醉,宴饮图教人自狂。
史国闻
观定远博物馆汉画石像
石上遗音细细听,一丝气息此穿行。
天人欢处虎狮舞,车骑来时鼓乐鸣。
乱棘荒榛忘何夕,残云断壁不须惊。
而今诸客来官阁,解得弥襟大汉声。
观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
处野居堂赖世平,何人琢削几时生。
贪羊吞兽各嗔怒,俯眼扬眉两性情。
偃草曾遮寂寥月,摩痕有似废兴声。
而今幻石千般貌,莫是阴陵迷失兵。
长亭怨慢•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见拔步床
似端坐,旧时眉妩。彩凤罗衣,有行之女。月殿瑶琴,玉枝如意,算怜予。绣床朱户,时结得、鸳鸯侣。梦底有情时,竟又是、归宁长晤。 是处,若深宫怨锁,锁住寸心莲步。春风院外,暗羡那、隔墙花树。甚铜镜、鬓老霜星,更谁料、而今孤旅。纵暑日穿窗,难暖新楼愁绪。

许开踟
满江红•定远采风偶得
傲视江淮,名城屹,沧桑勋烈。思往昔、鲁卿韬略,善长英杰。戚帅挥师驱寇虏,子兴举帜惊吴越。数贤俊、青史铸威名,辉寒月。 山川秀,村郭烨。嘉客至,情殷切。喜滁州文友,把诗欢悦。古迹遗风今尚在,新途宏志何曾灭。望明朝、定远更昌隆,心同契。
注:鲁卿,鲁肃;善长,李善长;子兴,郭子兴;戚帅,戚继光。他们都是安徽定远的历史名人。
陈秀云
皖东文专委诸师莅临定远
道远天炎难阻驾,寻幽揽胜不辞夏。
荷田鹭舞伴谁行,柳岸蝉歌邀共迓。
博物馆欣汉画藏,包公园对廉泉泻。
精英荟萃韵如潮,笔底珠玑和璧价。
刘光华
皖东文专委莅临定远诗词楹联学会调研指导
园日清嘉草木秾,嘤鸣雅集唱酬雍。
探珠群哲东城赡,敲句满堂西苑丰。
犀利三真绳隽逸,铿锵九字砺从容。
曲阳风物今情切,畅炳吟坛史管彤。
注①“三真”“九字”乃皖东文专委李德新会长提倡每一位诗人都要做到“真诗人”,“真写诗”“写真诗”。
牛圣全
千秋岁•皖东文专委莅临定远指导工作
晴风暑入,喜聚风骚客。邺水席,潘江笔,诗坛开大幕,钟磬闻新拍。擎高帜,诸贤戮力修良策。 矢志坚磐石,肝胆清澄碧。吟歌赋,敲平仄。众芳齐怒绽,硕果金秋日。倾陆海,酒酣墨畅兰亭集。
韩 霞
卜算子•参观定远石雕艺术博物馆
穿越旧时光,还照菱花镜。似见红楼丽服姝,云鬓方梳定。 往事已成尘,木石传光影。新馆流连抚刻痕,岁月悠然静。
王永春
曲阳行
七月炎熏末阻程,皖东墨客驱车征。
包公园里请风赞,博馆寻珍列古惊。
追夕曲阳多俊杰,忆今一代政新声。
思前顾后言情远,将相贤臣传美名。
戴 浩
同诸友参观定远奇石馆有作
尚有沧桑迹可寻,杨家馆里感难禁。
石残石在经兴废,人去人来证古今。
几案或传闲意绪,轩窗犹记梦光阴。
对兹谁复更珍重,解味其中寸寸心。

王武亭
定远行记
2024年7月28日,皖东文专委十数人,应定远吴传训会长邀请至定远,与定远诗友计三十余人,先后参观了包青天廉洁文化园中的木石收藏和定远博物馆,思今及古,感而记之。
甲辰六月,时在中伏。皖东一域,文朋诗侣,会与定城。朝日已出东林,半月犹挂西楼。天蓝云白,主客三十余人,赏民间之集萃,观馆内之珍品,不觉之中,竟去半日。
民间之所藏,木刻砖雕,俱非俗品,可见昔日大家之风采;走兽神灵,各备姿态,极尽旧时工匠之巧心。馆中之所蓄,石画陶樽,能溯亘古之脉络;汉鼎宋瓷,足证斯处之繁盛。睹旧物而知兴衰,似闻古人之叹息,观神像而纵思绪,忽觉天地之相通。所视之处,越千秋如在目前,悲欢自生;沉思之际,接浩宇恰只瞬间,余音未失。
余于往日,喜自然而厌雕琢,近清新而远陈腐,好自在而忌羁绊,趣在山林江湖。云白风清可增闲情,鸿孤燕双自得画境,虽明知虚诞而妄为,总难绝奢盼之心情。今日之感,却异于以往,悟万物皆同本身,生死率莫有差;见颓废也曾初兴,盛衰尽已预定;叹神身亦难保全,永生无非空托。
造化弄人,付情入思。人既有知,便察根由,既知短促,难免嗟叹。辨物于人,少若新叶,慕晨烟而待旭暖,临落晖唯思露润,意气勃发,懒思秋风易至,人生易老;及至长成,渐识艰辛,类夏叶烈日,惯于煎熬,始觉修短祸福,皆属寻常;老之将至,如衰叶逢秋,所思难离始终,常于夜深月朗之处,或形孤影单之时,发一己之幽思。
归聚龙星,虽无酒而不减逸兴,借汁鲜以稍去暑气,谈古说今,分享掌故之余,兼得联络之谊。
是日之举,或为人以群分,暂得一时之雅趣。然,虽拥皖东之嘉客,难效魏晋之风流,非欲粗鄙文章,辱没右军文笔,实感相见有时,岁月无穷,聊作一记,以为痕迹。
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顾 问:阚新兰 裘新江 张道锋 罗后长 凌明光 黄朝晖 刘恒昌 岳 华
会 长:李德新
常务副会长:陈文亮
副 会 长:吴传训 许华茂 王武亭 杨士明 田益全 夏 军 李文涛 张银辉
秘 书 长:李文涛
副 秘 书 长:史国闻 武星光 戴 浩 许开踟 周 萍
【皖东诗词】编辑部
主 编:王武亭
执行主编:张银辉
编 委:杨士明 田益全 史国闻 李晓云 武星光 许开踟 周 萍 王华立 哈锦祥 朱曙光 陈松海 丁其飞 杨 康 郑耀东
本期收稿:王华立
本期制作:武星光
本期初审:田益全 哈锦祥 陈松海
本期审核:王武亭
终 审:会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