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烈要求恢复蓝田中学的建议
赵旭东
(一)蓝田中学是历史和文化的要求
自秦穆公置县始,蓝田县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古代文人雅士对蓝田玉的描写,蓝田之地自唐代便天下闻名。蓝田猿人的出土进一步使蓝田县为世人所熟悉,小说《白鹿原》的出版更推动了人们对蓝田文化的探究。灞河、辋川、汤浴温泉、水陆奄等自然风景和文化古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纷纷来蓝田观赏游览。然而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的文化大县,蓝田至今却没有一所以“蓝田"命名的县级中学!其实这一代表地方文化品牌的学府早已有之,昔日"陕西省蓝田中学″ 曾多少年使蓝田县声名远扬,又曾使多少县内外学子心之向往。蓝田中学作为文化教育的摇篮,曾使无数蓝田农家子弟通过学习走向人生光辉的彼岸。蓝田中学的名称几经变更,但蓝田中学从没有从蓝田人民的心中抹去,当年的蓝中学子至今怀恋那个属于蓝中的时代。高考制度恢复后,作为曾是蓝田中学的城关中学高考录取率连续十几年遥遥领先于全县各高中中(文科更是占比四分之三),延续着蓝田中学的强势。由于人为的原因(1987年后不准城关中学在全县范围内录生,甚至在北关中学录选后也不准城关中学录取,只能在自己的考区内录二茬)致使城关中学生源质量不断下降,退居全县高中次位,最终导致蓝田县大学升学率逐渐落后于西安市各区县,既使蓝田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也为蓝田县的就业和发展增加了困难。为恢复蓝田中学的名称,几十年来,许多名人贤士和蓝中故友不懈努力,几度申请恢复蓝田中学。前任城关中学李正彦校长曾召集部分蓝田老干部及蓝中有成就的老校友座谈,大家心念一致,对恢复蓝田中学激情满怀,然无果而终。
【二】恢复蓝田中学之名是时代需要
蓝田中学的历史沿革:
1. 中华民国27年 (1938年)蓝田县立初级中学筹备成立。
2. 中华民国28年 (1939年)8月27日蓝田县立初级中学基建工程开始动工。
3. 1940年蓝田初级中学正式命名成立并开始招生,进入正常运作。
4. 1952年8月蓝田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 "陕西省蓝田中学″,隶属陕西省教育厅。9月开始设高中班。
5. 1959年6月陕西省蓝田中学更名蓝田县城关中学。
[赵长民摘录于《蓝田县五十年大事记(1939一1989)]
注: 根据蓝田中学校友的文章摘录,据说当时为适应全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育权力下放,陕西省蓝田中学被更名为 "蓝田城关中学″。但学校领导和师资人员调整配备,仍属省教育厅直管。
蓝田县 "城关镇″ 早已被改为"蓝关镇″,北关中学也早已被改成"西安市田家炳中学″。既无"城关镇″,蓝田县城关中学就成了无本之名。况全国叫"城关中学″的学校何其之多,因无以突现地方特色,许多县先后将"城关中学″直接更名为 "县名+中学″ 的学校,或改为具有新的文化内涵的校名。名称的改换,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赋予了学校新的象征,既有特色,又使学校唤发了青春,增强了师生的自信心,并给全县人民带来了期望。不仅中学换名,大学更是改名成风,全国许多大学已将自己校名改为新的名称,以提高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以"所在地名+大学″的学校不在少数。除学校外,全国许多地名也出现了恢复历史名称的现象。"蓝田县滋水中学″ 已建成,而知名度更高历史更悠久的"蓝田中学″却至今不能恢复,不能不说是蓝田人民的一大憾事!在建设"文化西安,山水蓝田″的同时,"蓝田中学″名称的恢复势在必行,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三)恢复蓝田中学是全县人民的愿望
"蓝田″ 是个吉祥吉利的名词,曾有好多县要以蓝田命名,国家民政局指出,陕西省的蓝田置县名最早,因而规定其他地方命名的 "蓝田″ 必须是乡、镇,不能抢具有历史悠久的陕西省蓝田县的风头。
这个资料可以收存。这是为申请申报 "陕西省蓝田中学″ 提供佐证的必要依据。
多年来,其他地方抢用 "蓝田″ 之名命名学校的例子接连出现,大有取蓝田之名而代之的趋势。蓝田中学的品牌价值正在转向他方,极不利于对蓝田历史文化的宣传,也将会给蓝田的经济推广造成影响。二十年前的"蓝田股份″ 曾风靡一时,给蓝田人民造成了一定的思想错觉。"蓝田股份″ 因造假被通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蓝田″之名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上所述,我们迫切需要恢复 "蓝田中学″ 之名。以地名加中学的学校众多,不仅有 "衡水中学″、"南开中学″等许多著名中学,本地也有如"西安中学″、"户县中学″、"山阳中学″ 、"商州中学″等一大批知名学校。更名不仅仅是换个名称,主要目的是重塑学校形象,提高办学质量,增进师生信心,增强竞争力,为蓝田人带来希望,同时为宣传蓝田,增加对外经济文化的文流和往来提供便利。
我们从“玉种蓝田"这个成语的由来,可以看出恢复 “蓝田中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玉种蓝田的来历
(文/樊哲民)
大家经常听到“玉种蓝田”的成语,但是,作为蓝田人,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吗?
玉种蓝田有以下来历:
1. 三国时孙权称赞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南北朝时宋文帝称赞七岁的谢庄:“蓝田生玉,岂虚然哉?” 比喻贤父生贤子。
2. 《幼学琼林》卷二:“蓝田种玉,雍伯之缘。” 说的是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3. 《说岳全传》第六十七回:“孤鸾寡鹤许成双,一段姻缘自主张。不是蓝田曾种玉,怎能巫女会襄王?” 写岳家军的两位小将获得佳人婚配的故事。
4.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湘云咏白海棠诗:
神仙昨日降都门,
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
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
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
岂令寂寞度朝昏。
5. 国内外许多华人聚居的地方,成立 “蓝田学校”,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
总而言之,玉种蓝田的含义有三:(1)生出好子女;(2)获得好婚姻;(3)获得好教育。
(四)恢复蓝田中学是大势所趋
全国各地争抢“蓝田"风头,图的是吉利吉祥,以“蓝田”命名的各级各类学校(后面附学校名字)不少,更足以证明将 "蓝田城关中学″ 恢复为 "蓝田中学″ 是大势所趋,是蓝田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更是蓝田县发展县级重点中学的历史必然。
我们期待蓝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决定将蓝田城关中学恢复更名为 "蓝田中学″ 。这既是蓝田六十五万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蓝田学子的美好诉求,而且是当今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相信蓝田中学的一定能重新面世。蓝田中学重见天日,必将使蓝田中学的全体师生重塑新形象,苦练教学内功,再展昔日雄风,创造未来光辉。展望明天,蓝田更加灿烂辉煌,蓝田的家园更加美好。蓝田中学也将为蓝田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著名教授到航天专家,从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到两院院士,蓝田中学及其继承者城关中学曾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新时代的蓝田中学必将再接再励,为蓝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赵長民(旭东)网络名旭日东升。生于一九四六年九月二日,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李后村赵家巷人。
一九六二年八月到一九六五年七月蓝田城关中学高中六五级乙班学生,当年毕业后考入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向阳航天培训中心工作到退休,髙级讲师职称,荣立航天三等功。学通政史经传,爱好文学,兴趣广泛。1994年版陕西省技工学校德育教材第一付主编,主编美育章节。经济理论文章《浅淡企业管理》发表在国家核心刋物《经济科学》杂志上。退休后致力於古典词歌创作,论文曾在省上获得一,二,三等奖多篇,诗词及其他文章多次在《水为之文学》和《乡土蓝田》,《滋水美文》等平台发表,写景抒情,即事言情,不抅一格。
旅美华裔计算机软件专家樊杰哲民对恢复蓝田中学校名的看法:
(1) 蓝田中学是曾经用过的名字,现在要求恢复,不是新起名字。
(2)蓝田二字有美好的含义:
1. 蓝是美玉,蓝田就是种玉的田地。
2. 蓝又是颜色,在蓝色的田地培养人才,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 古人用"蓝田生玉"来形容名门出贤子弟,如三国孙权就称赞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 "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3)许多外地与蓝田没有关系的地方(包括台港)都建有蓝田中学,蓝田小学,蓝田学校等。作为蓝田本地反而没有一个蓝田中学。
(4)城关两字已经没有根据,最早是因为县城叫城关镇,1984年已经改为蓝关镇,前几年又改为蓝关街道,城关镇早都不存在了。城关中学的名字已经成为无本之木。
(5)不要认为名字不重要,好的名字会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而老名字会引发老校友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广东以前有个岭南大学,解放后撤销了。前些年岭南大学的老校友回国,强烈要求恢复老学校。后来广东政府就在中山大学内设立了一个岭南学院,使这些校友感情有所寄托,他们也就给岭南学院捐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