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年
文/崔云生(山东)
这个雨天
我来到长安
去看他冷峻的眼神
和那张严峻的脸
回到大秦
我来到蒙前
去看我情人的威武
和那张强弓的弦
感谢变法
统一了七国的天
痛恨商鞅
我着红衣化为火焰
感谢变法
大秦也化成了的烟
痛恨商鞅
我和天放相隔千年
这首诗似乎是在探讨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情感与思考。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中国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态度。
1. **雨天与长安**:
- “这个雨天,我来到长安”可能是指诗人在这个下雨的日子造访了长安(今西安),这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首都。
- “去看他冷峻的眼神和那张严峻的脸”,这里的“他”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由于长安在历史上与许多重要人物相关联,具体指的是谁并不明确,但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
2. **回到大秦与蒙前**:
- “回到大秦,我来到蒙前”意味着诗人想象自己回到了秦朝时期,并且来到了与“蒙前”相关的地方。“蒙前”在这里可能是指秦朝名将蒙恬或与之相关的地点。
- “去看我情人的威武和那张强弓的弦”,这里诗人用“情人”来形容蒙恬的勇猛与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将军的崇敬之情。
3. **变法与商鞅**:
- 诗人一方面“感谢变法,统一了七国的天”,指出了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代的重要影响。
- 另一方面,“痛恨商鞅”,表达了诗人对于商鞅变法所带来的严苛措施和个人命运改变的不满。
4. **相隔千年**:
- 最后两句“感谢变法,大秦也化成了的烟,痛恨商鞅,我和天放相隔千年”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这段历史的复杂情感。其中“天放”可能是另一个历史人物或者象征某种自由、开放的状态,与诗人的处境形成了对比。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投射,展现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历史人物的赞歌,更是一种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距离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