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山西讯(张忠信摄影报道)随着山西世纪品盛广告公司将三副楹联和一个四米多宽丶一点五米高的巨大牌匾安装完毕,位于傅作义故居景区的安昌仿古式舞台,于2024年7月28日胜利竣工。 古朴典雅的安昌仿古式舞台是由崔正来先生独资捐建
安昌舞台捐建人崔正来情况介绍:崔正来,中共党员丶中央台高级记者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5年农历八月出生于安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20岁之前在故乡读书丶劳动,从小学读到高中;1965年2月参军,任兰空司令部指挥所标记连标图员丶文书等职;1966年8月入党,1971年3月转业到《西安日报》社任记者;1972年4月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任中文系甲班党支部书记,1975年8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中文系負责人之一;1975年9月被要回《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筆耕,任编辑部工交部门负责人;1981年4月被中宣部丶中央广播事业局选调到中央台,先后任记者丶主任记者、高级记者、驻陕西记者站副站长丶站长等职,承担为中央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丶中央电视台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稿任务,累计发表作品上千万字,先后有一百多篇作品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曾被评为中央台丶广电部丶中央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2006年7月1日在中央机关司局级岗位上退休。长篇小说《黄河滩》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为全国畅销书之一,受到雷达丶贾平凹丶和谷丶肖云儒丶薛迪之丶徐兆寿等专家学者和不少读者的好评;12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傅作义》上中下三卷本,2015年经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在抗战胜利70周年丶傅作义诞辰120周年之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进行了报道,给予高度评价;长篇纪实小说《还血记》(又名《久病成医》,2022年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读者好评如潮 。耄耋之年,崔正来仍笔耕不已,还在进行新的文学创作。
崔正来在《安昌舞台建设记》中写道,安昌舞台的胜利竣工,圆了傅作义故里安昌村上千名村民强烈呼吁多年的“舞台梦”,它与崔正来先生带头捐款集资建成的傅作义骑马雕像一起,为把安昌村建成一个美丽乡村,使傅作义故居景区由AA级晋升为A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菏宝高速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傅作义故里安昌村将会变成一个游人如织丶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昌舞台与傅作义将军奋斗厅和傅作义将军骑马雕像东西交相辉映。
安昌舞台建设过程中耄耋之年的崔正来先生亲力亲为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安昌舞台牌匾、对联均由崔正来先生撰并书。
附 安昌舞台建设记
崔正来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如国家,小如村镇,似车之两轮丶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舞台是移风易俗丶文化娱乐丶潜移默化影响人们思想意识丶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丶设施和阵地。新中国成立之前,千年古村安昌在村东关帝庙和村西禹王庙前各有舞台一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安昌曾新建一座砖木结构的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舞台早已灰飞烟灭、不留痕迹。傅作义将军故里缺舞台已经很久了,兴建一座新舞台是安昌全体村民多年的强烈愿望。为了圆故里父老乡亲的“舞台梦”,我在耄耋之年,把退休后近二十年节衣缩食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金拿出来,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湖北古今阁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新建一座仿古式舞台。我与该公司总经理余钢先生都是军人出身,在人民解放军这所革命的大学校里,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和熏陶。我们商定:安昌舞台的建设,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杜绝浪费丶节约支出,使这座古朴典雅的仿古式舞台,与傅作义纪念舘一一奋斗厅东西相望,为把傅作义故居景区建成更高一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为造福人民群众做出自己应有的貢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