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落日余晖下等待
文/褚向平(河北)
黄昏来了
草木是美的
晚霞是美的
晚霞替代了云彩
连孤独也是美的
我们都在落日余晖下等待
天空并没有空着
远山依旧在远山之外
吹笛子的夏蝉
分秒必争的嘶喊
一方面提醒尘世
最终的徒劳
一方面试图挽住
最后的黑白时间
流水载走落花之前
如何尽情挥动惆怅思恋
往后的日子 不要随便提及
遗忘的誓言
子兮予兮 我懂你心
你知我意
这首诗《我们都在落日余晖下等待》由褚向平创作,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下是对其的解读:
- **黄昏的美丽**:“黄昏来了 / 草木是美的 / 晚霞是美的 / 晚霞替代了云彩 / 连孤独也是美的”。诗人首先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草木与晚霞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孤独”一词的加入,使得这种美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等待的情绪**:“我们都在落日余晖下等待 / 天空并没有空着 / 远山依旧在远山之外”。这一部分表现了人们在落日下的等待,虽然天空并未真正空无一物,但心中的期待与向往却如同远山般遥不可及。
- **夏蝉的象征**:“吹笛子的夏蝉 / 分秒必争的嘶喊 / 一方面提醒尘世 / 最终的徒劳 / 一方面试图挽住 / 最后的黑白时间”。诗人借夏蝉的叫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无奈。
- **情感的流露**:“流水载走落花之前 / 如何尽情挥动惆怅思恋 / 往后的日子 / 不要随便提及 / 遗忘的誓言”。这部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对于过往的回忆与承诺,既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又带着对未来的释然。
- **情感的共鸣**:“子兮予兮 / 我懂你心 / 你知我意”。最后两句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意味着彼此理解与相通的心境。
整首诗以落日余晖为背景,通过对黄昏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