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星陨落十年祭
——追念联坛领军孟繁锦、庞盼望二位先生
冯宝哲
近翻旧作,读到我十年前所写的一首七律《悼联魂》:“上下联坛陨帅星,孟翁殁后又庞公。京城会长驾龙去,渭地领军乘鹤行。亮节高风崇德品,松姿竹影忆音容。宏扬国粹功碑在,长使桃符别样红。”这首悼亡诗写于2014年8月18日。当时的背景是从7月下旬到8月中旬全国联界和我们渭南联坛先后遭遇重大变故,失去了领军人物孟繁锦和庞盼望。时光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他俩仙逝已经十周年了。我是一个楹联爱好者,曾经抱有为普及与发展地方楹联事业而尽力的夙愿,对于两位联星敬佩有加,虽隔十年,他俩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仍旧巍然如山,惦念缅怀之情难以言表。特撰下文以祭:
孟繁锦,吉林省梨树县人,1939年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1983年任空军政府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95年退休,是当代著名楹联家、书法家。2004年9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楹联学会会长,2009年5月第六届继续连任。主政中国联坛十年之久。
在他的努力下,各地楹联组织主办的和谐春联进万家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火红春联写红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并进而走入央视,上了春晚,连年的春联大赛,活跃了节日文化氛围。
在他的努力下,创建楹联文化城乡活动蓬勃兴起,使其从自发争创发展到规范创建,从社团行为提升到政府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他的努力下,《联律通则》得以正式颁布,总结了千余年来楹联撰写经验,概括了楹联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章规则,为楹联创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这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创造性工程,堪称我国楹联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他的努力下,楹联被国家纳入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以弘扬祖国楹联文化为己任,殚精竭虑,奋发踔厉,继承传统,敢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使中国楹联文化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对于基层楹联学会的工作,他也给予了倾力的支持与帮助,2003年渭南市楹联学会成立时他即送来了亲自隶书的“心笃人和,一派中兴景象;联歌墨舞,万般文采风流。”的贺联,以后又为《渭南联苑》题写了刊头,2010年又为《合阳楹联》题写了刊头。我们出版的《“三圣杯”征联荟萃》和《“孝亲敬老杯”征联荟萃》请他题签,他也欣然应允,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题写了《三圣遗风》和《孝苑联韵》的书名。特别是2006年,当他闻知蒲城学会编辑《蒲城人》一书后,立即命笔题写了书名给我们寄来,我们是6月1日发出的求字函,6月9日即收到回复,其时间之短捷,令人惊叹。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于2013年6月5日致函《渭南联苑》编辑部,肯定我们“期刊内容丰富,栏目活泼,思想活跃,路子很正。”“一看就把人抓住了。”“真正让人眼睛一亮”,“写此短笺向你们祝贺!”给予我们以极大的精神鼓舞。
2014年7月21日当我们正准备致函请他为“蒲城县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海内外征诗征联荟萃”题写书名《千古功臣》时,却得到了他不幸病逝的噩耗,殷切的期盼却变成了无尽的伤悲。我会当即草拟挽联:“繁英猝谢,悲歌一曲哭联帅;锦月长辉,伟绩千秋铭史碑。”并由庞盼望会长亲自给中楹会胡春奎秘书长在第一时间发了吊唁短信,随后又要求各县联家为孟会长敬撰挽联,孟会长的辞世,无疑是当代中国楹联事业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我们的心情非常悲痛,回想孟会长对渭南市楹联学会的关怀,确实让人心潮难平,这些回忆至今历历在目。
谁能想到,时隔不足一月,8月14日庞盼望会长因工作去陕北参会中竟又突发心梗,骤然离世。只有两旬左右,渭南联友竟然在情感上遭遇了两次重击,在痛失全国联帅之后,雪上加霜,又要承受失去秦东联坛领军的切肤之痛。
庞盼望是我的至朋好友,我们一起在渭南联界打拼十多年,使渭南的楹联事业有了可喜的发展。获得了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正当我们充满信心筹划蓝图准备更上层楼之时,突然逢此变故,这对渭南联界无异于是一场灾难。真令我六神无主,无所依托,心情十分沮丧。我为其所撰的挽联是:“三伏冷霜,苍昊无情,彤云随鹤影;两行悲泪,庞公有德,联界仰高风。”
庞盼望,临渭区田市镇人,1942年生,早年从教,后理财政,任渭南市财政局纪检组长,2002年退休以后,马不停蹄,人不歇鞍,立即同马树友、史都智等辛苦奔波筹建渭南市楹联学会,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终于在2003年6月29日召开了成立大会,由庞担任会长,在渭南市竖起了楹联大旗。因此我们说马、庞、史三位是我们的建会元勋,这一点作为渭南的楹联人是不能忘记的。他虽然不会撰联,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楹联事业的热爱,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组织一班人,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务实创新,攻坚克难,硬是在渭南文坛开辟了楹联的新天地,市楹会连续多年被市文联评为先进单位。他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我们不会忘记:他运筹帷幄,上下协调,宣传推动,终于使我市各县市都有了楹联组织,率先在全省取得了楹联组织一片红,2008年市会因此获得省会颁发的唯一的组织工作奖,他本人也获得了陕西省首届孙髯翁终身成就奖,同年被选为陕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以后又当选为第六届中楹会理事。渭南市楹联学会也被中楹会接纳为团体会员。
我们不会忘记:他积极组织《联律通则》宣讲团,深入各县市宣讲联律通则,扎实有力地普及楹联知识,使会员的楹联创作水平大为提高,不少人由原先不懂联律,现在变成了联坛新秀,其作品纷纷打出潼关,走向全国,渭南学会因此被中楹会授于联律普及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全国联律普及工作先进个人。
我们不会忘记:他对内部学术通讯《渭南联苑》的关心与支持,他为刊物确定了“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的中心,坚持正确导向,促进楹联繁荣”的指导思想,他要求刊物要多上稿件,扩大容量,严格把关,提高质量,他说这样既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创出刊物的好品牌,在他的直接参与下,《渭南联苑》办出了特色,受到了欢迎,许多退休的老领导告诉我们,对于这份刊物他是每篇必读的,省图书馆和市档案馆分别主动同我们联系,要求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2010年《渭南联苑》荣列38家受表彰楹联报刊之列,受到中楹会的嘉奖。2013年孟繁锦会长寄语我们表示勉励,《渭南联苑》真正是在上边挂了号,在地方出了名。
我们不会忘记:他高度重视《对联中国》的组稿工作,每年都要反复强调,督促落实,从而使我市此项工作一直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我市当时五年获得入围奖的人数由29到53再到77,2013年获得优秀奖的达到107人,获佳作奖人数由2到5,2010年达到20人,在全国424名佳作奖中,占到1/21,相当于一个大省的份额。市会连续五年在全国组稿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连年受到中楹会嘉奖,被评为年度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
我们不会忘记:他苦口婆心,联络各方,积极组织了十多次全国征联大赛,为扩大渭南的开放交流宣传造势。三圣杯征联,第一次叫响了渭南三圣故里的称谓,确立了“三圣故里”这一知名品牌,扩大了人文渭南的影响力。“孝亲敬老杯”征联,在全国开创了宏扬传统美德征联的先河,受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领导的称赞。同时我市的征联信誉也获得了全国联友的认可,许多知名联家同我们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我市凡有征联活动,他们都能积极参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渭南学会在全国联界的影响力。
我们不会忘记:他千方百计组建秦东联家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创建秦东联坛百名联家活动,这个创意,就是由他策划启动的。这项活动强调硬件,必需是获得全国性征联活动的等级奖获得者,截止2013年已有36人受到表彰。这些联家的涌现,充分说明秦东联坛人才济济,前景喜人。
我们不会忘记: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懈追求,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心里想事,主动加压,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人。他经常为楹联工作想点子,提措施,考虑的总是如何“开创新局面,更上一层楼”的问题。比如他提出了学会要在基层开展创建楹联文化村活动,并且亲自拟定了具体的评选条件,他还提出要于下半年对全市80岁以上的联坛老寿星进行探望、慰问,发牌鼓励。就在赴陕北开会之前,他对学会的工作也事先作了周密的安排,确定他从陕北开会回来以后就立即大干,谁知他竟能一去不回呢!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庞盼望会长为了宏扬国粹发展楹联事业,确实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几乎把所有的夕阳余晖都奉献给了渭南的楹联事业。渭南联坛因失去庞盼望而为大不幸。
岁月沧桑,转瞬十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面对陕西联界热冷现状,不知孟庞二公泉下安否?!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兴民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冯宝哲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兼主编 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木兰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玲珑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玲珑 江其山 煮酒听雨 莲心儿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李拴强(陕西)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