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钢铁雄师 致敬最可爱的人
——写在建军97周年之际
●文/成振林 强军(陕西宝鸡)
在这群花吐艳、彩蝶飞舞的夏日,我们迎来了一个改变中国历史的神圣节日——“八一”建军节。八月一日,这是一个让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是峥嵘岁月的见证,是强军征程的里程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中华盛强,保国捍疆;他们为人民安宁,给青春抹上橄榄绿。他们是你岁月静好背后的坚毅面庞,是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势不可挡的中国力量!他们的名字叫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人民军队是一座钢铁长城,战时冲锋在前保家卫国,灾时挺身而出救民于危难之间!
97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新一页。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人民军队沿着长征路上的足迹,披着抗日战场的硝烟,踏着渡江战役的浪涛,满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丰硕成果,紧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步伐,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锻造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翻开共和国的史册,保家卫国、边疆建设、抢险救灾、撤侨护航、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人民军队奋战的疆场。他们的奉献义无反顾,他们的牺牲感天动地,他们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军人是什么?从命、尚武、奉献、进取!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整体意识,能吃苦、敢负责,视荣誉为生命。军人,承载着历史的重托和祖国的信赖。一身军装就是一分成长,一次风雨就是一次茁壮,一场搏击就添一分胆量,一圈年轮就多一次辉煌,一次晋衔就多一分重量,一枚勋章就是一个荣光。军人的肩膀最强壮,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军人的胸怀最宽广,容纳着山川大河和人民的安康;军人的情怀最豪迈,为国为民不为自己来思量。
军人的忠诚,是一个国家不朽的魂魄,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军人的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生命里鲜活的灵魂;军人的忠诚,是一首无言的歌,一幅壮丽的画。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敬个军礼精神抖擞,站个军姿英姿飒爽,吹声军号催人奋进,唱首军歌热情豪迈,做个军人分外自豪。每一个当过兵的人从穿上军装那一天起,就把生命交给了党和国家,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当年战火硝烟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的浴血奋战,还是和平年代面对疫情、面对洪水、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军人永远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成不朽的防线。他们把对亲人的思念化成力量,站好自己的每一次岗哨,任风吹雨淋,也要站成一棵挺拔的树,岿然不动。明亮的眼神可以穿透生命的力量,坚定的步伐可以传递忘我的精神,英勇地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军人是大地之子,是和平的保护神,是坚强和力量的化身,是人世间最可爱的人。每一次灾难的救援队伍里,都有军人忙碌而劳累的身影。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畅饮壮行酒,拔剑而起,气贯长虹。军人用血性之身躯消灭豺狼虎豹,以阳刚之大美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军人的背,背过了多少男女老幼;军人的肩,扛过了多少巨石粗木;军人的脚,走过了多少泥泞的土地;军人的腿,跨过了多少湍急的河水。一次次是用精神在坚持,一次次是用生命在战斗。风雨追逐,是军人的脚步;穿越酷暑,是军人的气度;用激情的热血点燃了孤独,用顽强的意志穿过黑夜迎来日出。
97年,改变的是历史的星空,不变的是军人的本色;改变的是时代的脚步,不变的是军人的使命。军人的爱藏在心里,埋在绿中;军人的情写在大地,寄在空中;军人的思念在遥遥相望的日月中。站是一棵松,卧是一张弓,行是一阵风,德扬四海、威仪五湖。军人是首奉献的歌,军旅生活,海疆边关,金戈铁马,年青的热血,庄严的使命,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成了这个绿色集体共同的信条。它是一种力量,跨越时空地激励着那片“橄榄绿”;它是一个罗盘,为那片“橄榄地”指明方向;它是一座宝库,为那片“橄榄绿”留下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人民军队的不朽军魂在赓续传承,这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生死关头,正是人民的子弟兵,出现在最危急的时刻,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是人民群众最忠实的依靠、最强大的力量。危难时刻,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军旗插到哪里,鲜血就挥洒到哪里;灾难面前,人民军队是拦截洪水的大坝,扑灭火灾的金刚,抗御地震的奇兵。
心中有魂,脚下生根;山河无恙,有你皆安。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信仰之光,照亮强军征程;时代之潮,激荡强军力量。军队,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让我们礼赞民族的脊梁,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