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霞盈半天,隐月暗流泉 113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行入云天外
山川瞰自明
书榻卧长载
难了红尘情
孤霞盈半天
隐月暗流泉
好与烛光伴
岂能废华年
松风洌清徐,烟雾伴晨浮,信步行山下,闻鸟鸣琴途。幽径独行,草木婀娜,林深之处的鹧鸪开始鸣叫,云山雾罩下的疏枝翠叶在风雨飘摇中若隐若现,一个经历过疾风暴雨的人,即使风凋碧树,依然能够独立高楼,望尽天涯海角之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生命修行不是求食问田,而是寻找超越尘缘的真正价值!心归何处?思与谁依?曦透帘梦,山鸪传情,我与小鸟,如之共鸣。青山历历,日月明明,岁月让我们逐渐从波澜壮阔中平静下来。天大的诱惑,心无动于衷,泰山般压顶,人也巍峨不动。人就像从山谷滚落到溪涧的巨石,在千万年的水波洗礼中,渐成美丽的鹅卵,它虽然失去了奔向大海的勇气,却从此把小溪当做生命的归属,回首往来,不为己喜,不为物悲,淡定中燃起一股自信和勇气,这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标志,超然物外,又不离其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半世过云老,寂寞自然道,再思赋洛神,春秋几逍遥。自笑红尘,万念无新,今天对于天空飞过的鸪鸿,只有欣赏没了索求,生命的状态就在这宠辱无惊中慢慢定格。心无喜怒哀乐之意,人无流离失所之形,一感一念,就是画笔,一心一田,就是画卷,是黑是白,是青是蓝,恢宏大气还是小家碧天,全靠我们的一念一感为其绣饰,为其装扮,若乃春花春鸟,秋月秋莲,观之在目,一去忘返。古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时此刻,言为心声,言出于景。雨后的远山以及过山的白露,清晰可见,象一出生命,天真烂漫。长夏之雨,来的快去的猛,自然而无奇,从春夏走来向秋冬迈去,二十四气犹如生命一一样充满着无形的节律,天地万物其实有着相似的运行轨迹,来时无影,去时无声。昨天的日子都已过去,未来的日子尚未开始,已去的既往不咎,未来的没有期许。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世界中,我们渺小的犹如一介尘埃,人类向外索取太多,几人真正反哺善待过自然,走出自私的小我再次回归自然吧!我们需要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构筑起地球生命共同体,方知道法自然之永恒,方得天人合一之根本,方知阴阳太极之源泉,方知万物之同根同源同理同存,天赋众生平等,何来贵贱短长之念乎?人于天地之间永远是匆匆路过的一粒尘芥,来去无依,悲喜无情,生死无惧,我们又何必去大恨什么?大爱什么呢?孤立于生命当下,听鸪音鸣晨,观林海霁纷,一切平淡中又涵蕴着神奇,似乎旧梦已去,惟愿心在烟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