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缘何难斗小人?
杨法宝
观历史风云,看人生变幻,常令君子怆然,小人得意,发人深省。
一曰君子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君子自有种种不可逾越的戒律,如党纪国法、政策原则、伦理道德,等等。君子做人处事丁是丁、卯是卯,光明正大,直来直去不转弯。君子“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宁可清贫,不愿浊富”。而小人只求目的,不择手段,断不会为了守信,为了明志而迟疑、而迁回、而放弃。小人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小人似乎“见了所有穷人都狂吠,见了所有富人都摇尾巴”(鲁迅语)。小人该做孙子的时候,决不做爷爷,能做爷爷的时候,决不做孙子,能屈能伸,应变自如,左右逢源。小人在无权无势的时候,总是唯唯诺诺,和蔼可亲,巧言令色,极尽谦卑,甚至泪水汪汪,可怜兮兮。小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攀显附贵,甚至阿谀奉承,狐媚万状,不惜卖友求荣,指鹿为马。小人一旦时来运转,旋即气宇轩昂,颐指气使,八面威风。小人事成之后,总干些过河拆桥的勾当,甚至对你冷若冰霜,落井下石。
二曰君子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君子因心底无私,行事便能无所畏惧,对小人缺乏戒备和防范。而有些刁钻刻薄之小人,正是利用君子这一特点,或暗箭中伤,或巧言以逗,或诡言相激,或假言相欺,或谣言以谤,或栽赃陷害。还有一些奸诈小人,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偷偷摸摸,不露声色,扇阴风、告阴状、点鬼火,拨弄是非,罗织“莫须有”罪名,使正人君子毫无防备而蒙遭算计,呜呼!
三曰君子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工作以为民办事为本,以埋头苦干为荣,以多作贡献为乐,总以为干工作靠责任心,办事情凭良心,碍不了别人的事。殊不知,有些奸诈小人正利用君子这一特征,或加以利用,或加以排斥,或讽刺挖苦,或当君死过,最终使君子如病梅一枝,欲伸不能,欲曲也不能,虽工作紧紧张张,但生活清清苦苦,甚至苦不堪言。
四曰君子心胸开宽,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就是个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也不会去据理力争。君子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而小人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以其阴暗心理揣摩光明磊落之君子。故君子大都难识小人之真面目,就是觉察到小人露出的“马脚”,又往往心慈手软,悲悯之情,油然而生。因一仁之念而网开一面,乃至姑息养奸,使得小人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当君子养得小人羽翼丰满,恩将仇报,祸及自身,才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后悔当初,恨小人缺了德,骂自己瞎了眼。这时悔之已晚,于事无补。
五曰小人闯祸,君子收摊。小人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累结或联接起来将会酿成何种结局。当小人难以控制局面,或闯下大祸酿成悲剧时,最后却大都由正人君子去收拾此类难堪的烂摊子。因为“君子毕竟是君子”,君子应守君子之道。这时,小人登场表演了,反复向別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失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与生俱来就是被别人欺负的料,因为“小人毕竟是小人”,以唤起君之同情,于是君子又产生怜悯之心……
古往今来,有多多少少仁人志士欲成宏图伟业,均毁于小人之手。史实提醒君子:小人者,佞人也!小人之所以有如此能量,能屡屡得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迷惑了“大人”,小人在大人面前时时处处表现出一副“赤胆忠心”的模样,“马屁”拍得大人混身舒服。拍马者的“马屁”言行,对掌权者尤其是位高权重
者来说,是加蜜的毒品,谁喝了都将留下可笑可悲的骂名!
大人者,“官人”也,“官人”行事如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如此,才可望小人殆矣,君子之事成焉!
古人云:“君子志在泽天下,小人志在容其身”。君子虽然难斗小人,但绝非斗不过小人,正气必将压倒邪气,君子最终将击倒小人!信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