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续光
望月(通韵)
望断苍穹不见星,弓弦残月冷孤行。
相怜垂首思千里,故地何时喜相逢?
这首诗《望月》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孤行、思念故乡的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1. **意象鲜明**:“望断苍穹不见星”一句,以“望断”二字表达了诗人极目远眺的深切情感,而“不见星”则突出了夜空的幽暗与孤寂,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寂寥的氛围。
2. **象征手法**:将残月比作“弓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也暗示了它的脆弱与不完整,进而引申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缺憾。这种比喻手法使诗歌意境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3. **情感抒发**:“相怜垂首思千里”一句,通过“相怜”二字,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垂首”一词,则生动刻画了诗人低头沉思的姿态,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感染力。
4. **主题升华**:“故地何时喜相逢?”这句问语,既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它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家乡的思念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升华,情感更加深沉。
综上所述,《望月》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通过对残月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亲人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