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古为今用蒋介石却不知道
作者:楚旺群
读《史记》不难看出,毛泽东思想脉络是从《高祖本纪》发展来的。天下苦秦久也,秦始皇残酷统治下的人民已经到了苦不堪言地步,沛公与秦军作战,命诸将兵士,所过之处不得掠虏,秦人大力喜悦,秦军瓦解。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战胜军阀的法宝,蒋介石却不知道。
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中说,农民运动好得很而不是糟得很。是说军阀所过之处烧杀掠抢,使人民恨之入骨,横竖都是死,不如拿起武器起来反抗。历史上的项羽为人,性情躁急而凶悍,又好使好狡害人。项羽曾经攻打襄城,城破后,城中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全部邀坑杀而死。项羽所经过各处,没有不残杀毁灭的。蒋介石却不知道他所领导的军阀,正是和历史上的项羽相同,人们怎能不坚决彻底地起来反抗他们呢!沛公深懂宽仁爱民之道,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沛公还对人民宣布,我所以领兵入关,一切所要作的,都是为父老乡亲们除害而来。沛公的作风跟工农革命军完全一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毛主席从学习历史得到的道理,蒋介石却不明白。
需要重申的是,项羽攻下一个城池,把全城人民全部封杀,横竖一个死,就更坚定了所攻城池殊死搏斗的决心,越是天下苦秦久也,越是能够得到百姓百姓持牛羊酒食献给沛公的军士。毛主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蒋介石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掌握的正规军打不过共产党领导的穷苦农民军。
毛泽东主席确实从中国古代历史中汲取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他的许多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借鉴了古代农民起义的经验,尤其是刘邦领导的反秦起义,以及刘邦建立汉朝后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毛泽东提倡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一种典型的体现,它要求军队严格遵守纪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与刘邦进入咸阳后采取的宽仁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纪律和政策有效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为红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同时,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农民运动好得很”,是对农民阶级革命潜力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这一观点与古代农民起义中农民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历史事实相呼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将历史人物和事件直接类比于现代政治领袖和战争,往往需要谨慎对待。历史背景、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条件等都有显著差异,简单对比可能会忽略很多复杂因素。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与古代军阀或项羽的军队之间,并不能简单划等号,其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战略失误、内部腐败、失去民心等。
总的来说,毛泽东对历史的学习和运用,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智慧,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历史的解读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避免过度简化或机械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