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三烈村
王永标
奔腾不息射阳河,泽国水乡流碧波。
非仗神羊呈福瑞,但凭戎马获祥和。
八年抗日同舟渡,三载驱顽一棹歌。
伫立英魂含笑处,高风又送几帆过。
《陈良三烈村》这首诗由王永标所作,以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三烈村的历史与变迁,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故事,同时也表达了对烈士们崇高精神的缅怀与敬仰。
首联“奔腾不息射阳河,泽国水乡流碧波。”通过描绘射阳河的壮阔景象,展现了三烈村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河流的奔腾不息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生命的不息,而水乡的碧波则寓意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美丽。
颔联“非仗神羊呈福瑞,但凭戎马获祥和。”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深处,诗人借“神羊”这一象征吉祥的意象,暗指三烈村人民并不是依靠虚幻的神灵庇佑来获得安宁,而是通过“戎马”,即英勇抗战,才赢得了祥和的生活。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先辈们英勇斗争精神的颂扬。
颈联“八年抗日同舟渡,三载驱顽一棹歌。”具体回顾了三烈村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共同经历,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同舟渡”与“一棹歌”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村民们在艰难岁月中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情景,表现了他们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尾联“伫立英魂含笑处,高风又送几帆过。”将思绪拉回到现实,诗人想象自己站在烈士们的墓前,感受到他们的英魂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面带微笑,仿佛在为后人的幸福生活而欣慰。而“高风又送几帆过”一句,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发展,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烈士们精神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三烈村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历史事件的追忆,展现了村民们英勇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传递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向往。诗人运用丰富的象征与比喻,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