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平河南行系列组诗
红旗渠
一一河南行之一
朗诵/海之梦
漳河之水天上来
一条天河劈开太行
穿云吐雾走过九曲十八弯
带给我们难忘的记忆
红旗渠 我来了一一
共和国第一渠
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
鞠一捧漳河水重温一段
山水缠绕的岁月
风起云怒的历史
红旗渠 十年一条创业之路
新中国水利的一个奇迹
81位英雄烈士用生命
书写一首壮丽的史诗
每一道水渠都拓展英雄画卷
每一朵浪花都讲诉动人故事
每一声开山炮都激荡岁月回音
每一孔山洞都深藏一段历史
铁姑娘 突击队 民兵连
已定格成一组组青春塑像
那冲锋的号角依旧响彻山谷
唤醒一代人集体的记忆
如今红旗渠已成为旅游风景区
红旗渠高耸的石碑依旧矗立
红旗精神庚续红色基因红色血脉
浇灌着花开的春色 滋润多情土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
红旗渠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发源地
流过八百里太行從横中原大地
代代相传 渊源流长 生生不息
太行大峡谷
一一河南行之二
桃花谷
朗诵/白白
一条涓涓的溪流
缠绵在太行山大峡谷
点点桃花点缀悬崖峭壁
水到绝处成为缕缕瀑布
一潭套着一潭
一瀑连着一瀑
飞龙峡有白龙飞舞
山涧深处有“二龙戏珠”
“九连瀑”书一幅草书
水的走向是人的去处
游人是一条条小鱼
游在山间溪谷
徊徉在云雾深处
我愿做太行峡谷峭壁上
一棵初春的桃树
绽放一树的诗情画意
绽开一生的宁静幸福

梦幻之谷
朗诵/释然
每一道瀑布都是一首
飞泻的诗撞击心灵深处
每一座悬崖峭壁都是一幅
高悬的水墨丹青净化灵魂的画图
山朦胧水朦胧人朦胧如梦如幻
溪水淙淙 泉水叮咚 如泣如诉
人在谷中 谷在画中 画在梦中
梦幻之谷圆我好心情千载一梦

石房遐想
朗诵/红玫瑰
石头的地基石头的墙
石片的屋顶石柱的梁
太行峡谷的石房
你是绽放在悬崖峭壁上
的一丛丛金色迎春花
沐浴着早春的阳光
袅袅炊烟是你飘动的花香
八百太行是你四季的风光
石房遮住岁月雨雪风霜
每块石头都在为生活歌唱
石头房 开在太行的生命之花
坚韧 英勇 不屈 顽强
在这片贫脊的土地生长绽放
孕育生命 滋养岁月 绽开春光

太行天路
朗诵/若兰
穿越隧道 绕过山梁
吞云吐雾 天空接壤
你像一条蜿蜒的长龙
迎接旭日 抖落星光
起起伏伏 太行乐章
缠缠绕绕 峡谷交响
一条神奇的天路
伸向了诗与远方
悬崖上的村庄 郭亮
一一河南行之三诵读/陌陌
炊烟缠绕着白云
云雾弥漫在山岗
日月掛在窗口
郭亮 一座悬崖上的村庄
一条条天路一条条玉带
连接山里山外 系着远方
住在崖上 吃在崖上 睡在崖上
悬崖上的村庄悬掛着梦想
鸡鸣狗吠犹如天籁之音
一盏盏灯火点亮了郭亮
春播一轮旭日秋收一地月亮
云中的家园烟火飘香
如今 一条掛壁天路穿山越岭
为悬崖上的村庄架起幸福桥梁
郭亮已成为旅游景区 影视基地
画家村 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吸引四海游人 八方的目光
困在悬崖上的郭亮不再孤单寂寞
她长出一双白云般开放的翅膀
拥抱世界拥抱蓝天初升的太阳
云台山
一一河南行之四
红石峡
诵读/深蓝
一条彩虹落在峡谷
一幅画卷挂在云中
一层红岩映着碧水
一片云雾缠绕群峰
红霞连着红峡
画卷舒展画屏
红石岩 一首立体的诗
沿着石阶平平仄仄节奏
走进幽深的意境
茱萸峰
王维写在云台山的一行诗
一座诗的山峰矗立千载
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日出日落 云栖云涌
一个人 一首诗 一座峰
站在历史高处腑视芸芸众生
王维 我远在唐朝的诗兄
今日我登上茱萸山顶
望苍茫云海唤一声王维
山谷回荡诗人的心声
品读洛阳
一一河南行之五朗诵/思乡
品读洛阳品读半部中国史
洛河 一条历史长河浪花
托起十三朝古都滚滚东去
品读洛阳品读历史名人
武则天 太平公主白居易刘禹锡
每个名字都书写着一段传奇
品读洛阳 品读一个个王朝
远去的背影 光荫的故事
每一座古城都珍藏着经典
每一条街巷都是一首古诗
品读洛阳 品读牡丹国色天香
品读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
每朵牡丹都是一位丰满的唐朝美女
品读洛阳 品读第一古刹白马寺
马蹄踏开空门承载千古的禅意
晨钟暮鼓 唤醒了众人无尽幽思
龙门石窟
一座山成为众佛神圣的殿堂
十余万佛像云集于岩壁山岗
普渡伊河普渡众生普渡千载
普渡日月星辰 普渡雨雪风霜
每一座石窖都是历史的典藏
每一尊造像都闪烁神灵之光
每一层岩石都书写着经文
每一棵桃花都绽放着幽香
鱼跃龙门 阅尽人间春色苍桑
龙门石窖 国之瑰宝佛法无量
走近石窖 走进一座迷人城堡
走出石窖 伊河之水渊源流长
老君山
一一河南行之六朗诵/雪亮军刀
一座神秘之山
云遮雾罩弥漫千年
古老的传说美丽神话
撒在天上人间
一座修行之山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打开的道德经云舒云卷
老子的身躯是最高山峦
一座层次分明之山
春花烂漫如霞如烟
夏的松涛 秋之枫叶层林尽染
冬雪映着金顶神圣庄严
一座智慧之山
众生朝拜 解惑许愿
每棵苍松都是打坐的高僧
每条山路都是禅意的经典
一座不老之山
历经千载风雨沧海桑田
你依旧不改青春的容颜
千丈崖书一首不朽诗篇
十里画屏
老子举办的一场天然画展
时间 一年四季 无论早晚
地址 老君山间 十里棧道
观众 八方游客 盛况空前
高山峡谷 诠释阴阳平衡
云卷云舒 演示道法自然
每一步是艰辛也是风景
每一程是旅行也是画卷
十里画屏 一办千年的美展
一首流传万古的不朽诗篇
棧道上每个脚印都是精彩留言
日月是印章 青松云霞是题款
老子画展 铺展天上人间
传经布道 驱散人生忧烦
十里画屏 十里诗意 十里青山
水墨丹青的道场一展千年
嵩山少林寺
一一河南行之七朗诵/庐山
踏着一级级石阶延伸的旋律
伴着一部电影的主题歌曲
我走进心驰神往的嵩山少林寺
走进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段传奇
大雄宝殿 香火缭绕 游人如织
武僧的精彩表演展示深厚功力
古柏参天 历经沧桑 遮云蔽日
每一道年轮都书写千载的历史
少林寺中国武僧的发祥地
一部电影使你驰名中外火爆人气
少林寺 中国功夫的传承者
座座塔林耸立高僧的丰功伟绩
有感少林寺武术学校
一路观光 一路揽胜 一路前行
一座座少林寺武术学校研究院
成为嵩山一道独特的现象与风景
在山间 在校园 在操场 在草坪
处处都有习武练功的老师学生
处处都有追风少年矫健的身影
少林精神 少林品牌在这里
弘扬广大 代代发展传承
少林武德 少林功夫从这里
生生不息 播撒希望火种
十里少林风景十里桃花正红
十里少林武术学校沐浴十里春风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一一
武术学校的幼树林郁郁葱葱
清明 游清明上河园 — —河南行之八朗诵/雪鹰
穿越千载的风尘烟雨
我走进张择端笔下的
一幅历史的画卷
一座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园
亭台楼阁 曲经长廊 河流小船
一弯桥梁连接古今游人连绵
孙二娘的包子 武大郎的炊饼
包公的帽子 张择端的扇面
武术 杂技情景剧正在上演
人流如织 车水马龙 十里画廊
穿着古装的宋人走出画卷
与游人一同游园合影留念
清明 游清明上河园
走进千古幽思历史经典
漫步人间四月天
不知是人在画中 画在人间
如诗如画 如梦如幻
不知今夕是何年
每个游人都是《清明上河图》中
众多人物的鲜活再现
每个景点每座穹桥每条河每条船
都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立体诗篇
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重逢
这是古人与今人的一场联欢
《清明上河图》不朽的长卷
《清明上河园》当代的诗篇
走进园林一一千年一叹
走出园林一一锦绣河山
开封府拜见包公
一一河南行之九诵读/芦剑
来到古都开封
去拜见清官包公
城门边的两头石狮
威武雄壮是正义象征
鸣锣声声包公开庭
击鼓鸣冤还激荡历史回声
包大人的办公室肃穆庄重
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立在大厅
办公桌上文房四宝惊堂木讲诉
多少包公故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墙上高悬书法写着正大光明
人们在这里追寻包公拜见包公
包公府已人去楼空不见人影
包公已走进历史走进传说走向永恒
包公高大的铜像成为清官象征
高高耸立于亿万百姓的心中
站在包公像前我突发奇想一一
这里应成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让现实的贪官污吏反思警醒
在法律面前官与庶民人人平等
铡刀无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握着包公手中的笔
在一尊包公举笔的雕像前
我握着他手中高高举起的笔
感受着一位清官的热血生命气息
这支笔如刀如剑如枪如戟
笔起是公平 笔落是正义
一支办案之笔决定生与死
握着包公手中的笔我愧疚不已
我也有一支作文赋诗的笔
我写风花雪月 歌太平盛世
礼赞阳光 却不能揭露阴暗
赞扬正善美 却无法鞭鞑假恶丑
歌颂好人正义却无法回避现实
包公手中的一支铁笔增强了
我生命的钙质给我文人风骨与勇气
要学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
起笔起惊雷 落笔扬正义
用手中的笔为民立书为英雄立传
批判斜恶 解刨现实 解刨自己
致喊冤的女子
3月10日
一位女子在包公府长跪不起,
长哭冤屈……
你受了多少不公多少委屈
才千里迢迢来找包公如诉如泣
为啥不去信访办 法院公安局
偏要面对包公长跪不起
长哭当歌省略了千言万语
你身上有多少委屈是非屈直
要与包大人诉求公平正义
假如包公活着也许会面对错宗复杂
的现实人际关系黑恶势力保护伞
也无从下手无法理清无能为力
那就面对心中的包公哭一场吧
也许是一次解脱释放心头委屈
你可“走后门”见见包公那是过去
现在的“后门”都做着肮脏的交易
“正义也许会迟到 但永远不会缺席
你就记住这个流行的经典名句吧
耐心等待吧 在凄风中在苦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