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间的空处
萧兆钧(重庆)
到时间的背面去了一趟
在形而上的黄昏
有点儿恍惚——
在二两孤独,一盏清风之后
仿佛有一张白纸
比雪单纯,不分高低
仿佛有似曾相识的名词
又空空如也……
后来,后来伸了一个懒腰
月亮爬上了柳梢——
时间的抹布一视同仁
既擦亮了灯火,也擦亮了星星
这首诗《站在时间的空处》通过抽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时间、孤独、存在与宇宙的广阔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段】“到时间的背面去了一趟,在形而上的黄昏,有点儿恍惚”,诗人将自己置于时间之外,探索其背后的奥秘。这里的“时间的背面”可以理解为超越日常感知的存在状态,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黄昏作为一天的结束,象征着一天的时光即将消逝,引发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段】“在二两孤独,一盏清风之后”,诗人用“二两孤独”这一形象化的表述,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感和孤独感。而“一盏清风”则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第三段】“仿佛有一张白纸,比雪单纯,不分高低”,这里的“白纸”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纯净的状态,没有被世俗所污染。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展现出一种超越性的美。
【第四段】“仿佛有似曾相识的名词,又空空如也……”,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存在的深刻反思。那些“似曾相识”的概念或许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但当我们试图抓住它们时,却发现它们如同空气一般虚无缥缈,难以捉摸。
【末段】“后来,后来伸了一个懒腰,月亮爬上了柳梢——”,诗人从深邃的思考中抽身,回归现实,用一个轻松的动作“伸了一个懒腰”来象征这种转变。随后,“月亮爬上了柳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暗示着无论思考多么深奥,最终还是要面对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尾声】“时间的抹布一视同仁,既擦亮了灯火,也擦亮了星星”,这句诗以“时间的抹布”为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时间对于万事万物的平等作用。无论是人间的灯火还是天上的星星,都在时间的流转中被赋予了新的光彩。这里的时间不再是无情的流逝,而是赋予一切生命以意义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将时间、孤独、存在等抽象概念与自然界的具象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而又贴近生活的艺术氛围。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刻的哲思,引导读者一同进入一个关于生命本质的沉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