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自悠闲
文/樊志刚(辽宁)
了去凡尘事无关
身轻不为名利牵
无欲无求无烦恼
少思少虑少纠缠
放下自在随缘去
知足常乐也悠闲
幻演生死无穷尽
一朝醒来把家还
观雪山日出有感
文/樊志刚(辽宁)
雪峰峭立
直入云天去
巍巍高峻令生寒
隐隐尘嚣
茫茫烟雨
遥想大千世界
浪涌滔天
如此巍巍又何奇
不过是幻海中
尘沙一粒
淡淡晓风
嘶嘶鸣蝉如许
挥洒谈笑间
已成轻舒缘影
红尘游戏
人生如朝露
命若游丝
匆匆似蚁
全不知无常随至
今夕何夕
欲了脱生死大事
何须向外求取
翻然醒来无一物
靠倒一句佛号
永出尘迷
2016.9.5凌晨于尼泊尔
博克拉,遥望喜马拉雅
山峰直冲云霄有感寄怀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第一首《醒来自悠闲》展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强调了“无欲无求”、“知足常乐”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放下”和“随缘”来达到内心的自在与悠闲。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家和佛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提倡通过减少欲望和忧虑,来实现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第二首《观雪山日出有感》则是在自然美景的启发下,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思考。作者通过雪山的壮丽景象,反思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他指出,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的得失,而应寻求内心的觉醒和解脱,最终达到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两首诗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