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柳
官柳
官柳
系不住
春烟
锁不住
乡愁
一任岁月
枝头流
一任乡愁
锁眉头
谁知道
官柳的无奈
谁知道
官柳的疼痛
她把疼
深藏于心
她把她的无奈
诉与春风
春天
婀娜多姿
一入秋
便成了尼姑
空守寂寞
她的无奈
还有
难辩的众口
都说柳絮轻佻
是残花败柳
我哪里有
哪里有
你们说的那样
挤眉弄眼
把游客挑逗
是春天
赋于我的风姿
是风儿
让我摇曳
啊
啊
官柳
你别嗔
别愁
别怒
冬天过后
枝头上
又是一抹鹅黄
一抹新绿
你还是那个你
超凡脱俗
春风中
十指相扣
注:
鄂州市的柳,称为官柳。相传东吴时,孙权在洋澜湖畔广种柳。于是,鄂州市的柳,称为官柳。鄂州市有官柳小区,官柳街道办事处。
文/万重山
2024年7月7日
这首诗《官柳》由万重山先生创作,以官柳为主角,细腻地描绘了其从春到秋的生命周期,以及其所承载的情感与外界的误解。官柳,作为鄂州的标志性植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品格。
诗中,官柳的形象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它不仅承载着乡愁与时光的流逝,更有着自己的无奈与疼痛。春天的婀娜多姿,秋天的寂寥落寞,官柳的四季轮回,如同人生百态,既有繁华也有落寞。尤其是面对外界的误解,如“柳絮轻佻”、“残花败柳”的评价,官柳选择沉默,只将内心的真实诉诸春风,这种隐忍与坚守,令人动容。
诗的最后,作者以安慰的口吻,劝慰官柳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非议,因为冬去春来,生命总有重新绽放的时刻。那一抹鹅黄与新绿,正是官柳超凡脱俗的见证,也是它生命力的象征。在春风中,官柳依旧保持着它的风姿与傲骨,仿佛十指相扣,与过往的一切达成和解,展现出一种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通过对官柳形象的刻画,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这幅插图生动地诠释了《官柳》诗中的意境,官柳在不同季节中的风貌跃然眼前。春风中,官柳轻盈摇曳,展现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到了秋天,它则呈现出一种寂寥之美,正如诗中所描绘的“一入秋,便成了尼姑,空守寂寞”。但即便如此,官柳依然保持着它的超凡脱俗,待冬去春来,再次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那一抹鹅黄与新绿,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官柳坚韧精神的象征。
通过这幅画,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官柳随四季更迭而变化的情感,以及它面对外界误解时的淡然与坚持。正如诗中所言,官柳的故事,不仅是关于自然的循环,更是关于生命不屈不挠、始终向阳的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