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文/鲁宁
大巴,过安徽到徐州
我们是到宿迁
朋友来考察教育学院
见到这时节的竹子
老乡说,咱枣庄也有它……
我不能随老乡回山东
我这离开多少年的山东啊
枣庄有一堆高高的矸子山
偶尔见到有燃烧的火苗
农田麦苗拔节后会看到
那到处碰撞的萤火虫
它们似游荡的仙子般
与星星构亝成上下两层天
亮晶晶的夺目,绿盈盈的耀眼
山上,山的山上
爬上去遍地鹅卵
树林间小鸟叫得欢
最美要数绕村口的小河啊
早早晚晚,在桥头上催眠
池子里头互打水漂儿
知了拉响忘魂的警报
喔喔,上游的芦苇
再上头的沙滩
挖一只大团鱼
放水桶里静养
迈过了夏天
等月圆满盈的中秋夜
蝈蝈们在豆蔓间叫唤
水泥鳅让光屁股的我们
划过童年……
哦,故乡还有口老井
西山上还有善男信女焚香的洞穴
闻说洞穴里还有一条成精的蟒蛇
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
聪明过所有的我们,后来,却只知道傻笑
而他长得比哪一个都好……
哎,回不去的故乡
那云状般的村庄
那打雷时的惊叫
飘飘然在梦中缠绵……
《故乡情》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作者鲁宁对故乡的怀念和记忆,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意象,展现了他对家乡自然风光、童年趣事以及独特文化的深刻印象和情感联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和解读:
1. **地理变迁与时间流逝**:诗歌开篇便点明了作者的行踪,从安徽到徐州,再到宿迁,最终却无法回到山东老家。这种地理上的移动,象征着个人生命旅程中的迁徙和离别,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随之而来的故乡面貌的变化。
2. **自然景观与童年回忆**:诗歌中充满了对故乡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枣庄的一堆高高的矸子山”、“萤火虫”、“小河”、“老井”等,这些景象不仅构成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图景,也承载着作者童年的快乐与纯真。通过对这些场景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3. **文化特色与民间传说**:诗中提到了“西山上还有善男信女焚香的洞穴”,以及关于洞穴里“成精的蟒蛇”的传说,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故乡的文化底蕴,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超自然魅力。
4. **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聪明过所有的我们,后来,却只知道傻笑”,这一段落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人物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和塑造。最后的“回不去的故乡”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总之,《故乡情》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故乡画卷,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记忆、变迁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自身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