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农村报讯(记者:李月锋 通讯员:杨路彬)没有音箱震耳、没有彩旗飘扬、没有领导讲话,只是小学生排成一溜儿,身后站着家长和爱心人士,接着,“一对一”发放助学金、集体合影。这是6月28日上午、下午邯郸市魏县23位爱心人士分两组在魏县第五小学、白仕望小学举行“一对一”给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仪式的场景。
爱心捐助总召集人李利立对燕赵农村报记者说,这是魏县23位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困难家庭学生3年来的首次公开亮相。“前3年,我们不想出名,不愿意露面,没上过报纸电视,没公开捐助活动,一直是默默无闻地捐助。可是,随着爱心团队逐渐扩大,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奉献的爱心需要点燃,大家决定公开举办捐助仪式。”
小明(化名)今年11岁,家住北皋镇某村。妈妈智障无法自理,弟弟智力缺陷,妹妹年纪尚小, 一家5口人靠爸爸打零工和姑姑家帮衬过日子。爱心人士、中国邮储银行魏县支行行长赵延坤了解情况后,主动要求资助小明完成小学学业。赵延坤说:“第一次参加‘一对一’公开捐助仪式,场面不隆重,但这些孩子的遭遇让人震撼。相信,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跟我一样,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
爱心人士、魏县交警大队宣传科长范一杰,是爱心助学活动发起人之一。在过去的3年里,先后捐资3600元,资助魏县第二小学陈钢(化名)小学毕业顺利升入初中。在此之前,他总以为“捐资助学是八小时之外的事儿,生怕张扬出去,落个出风头的名声,没给领导汇报过,也不让同事们知道自己干着这事。”而今年,又开始“一对一”资助白仕望小学二年级小浩(化名)同学了,在结对助学现场,范一杰把600元助学金(半年)递到他手上,反复叮嘱不要悲观失意,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仪式结束后,范一杰对记者说:“以前不愿意出这个名,只想踏踏实实做事。通过参加集体捐资助学仪式,我本人有了荣誉感,肩上有了压力,心中添了责任,一定要把捐资助学进行到底。

在捐助活动现场,本报魏县报友俱乐部会长贾海平代表报社给23位受助小学生每人赠送一份“大礼包”,内有日记本、文具盒、水壶和笔,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