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有感
文/力戈(湖南)
诗,是心弦的颤动
是心灵的歌
是心底开出的花
是最美妙的情人
更是灵感之物
稍纵即逝,来时
你抓住了就妙笔生花
你没抓住就跑了
让你脑海一片空白
什么候再光顾
不是由你说了算
有诗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
她乘着习习夏风
带着皎洁的月光
浓郁的诗香
伴上枕边陪我入梦乡
她如美味珍馐
舞动我的舌尖
打开我的味蕾
让我酣畅淋漓
享受文华美餐
感受文字的力量
她像飘来的桂香
沁人心脾,馥郁芬芳
让人沉醉其中
也像散发的一坛老酒
四溢芳香直扑嗅觉
牵引着我的灵魂
东西南北四处游荡
她越高山跨河流
走在城乡沸腾场
穿行绿色大地
在风霜雨雪,阳光中成长
她直抵人心,共情共鸣
好似动听的旋律吟唱
自古至今逗无数人爱
她有时直白表露
敞开胸怀抒胸臆
有时转弯抹角
欲言又止,含蓄委婉
耐人寻味,展翅飞翔
让你猜想沉思
她是最具魅力的大众情人
2024.7.2(星期二.雨)于长沙这首诗《学诗有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感悟和对诗歌之美的赞美。作者将诗歌比喻为“心弦的颤动”、“心灵的歌”、“心底开出的花”,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诗歌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
诗中提到“最美妙的情人”和“灵感之物”的概念,强调了诗歌创作的不可预知性和瞬间性,指出诗歌的灵感往往稍纵即逝,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捕捉能力。同时,作者也表达了未能及时捕捉灵感时的遗憾和无助,展现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和艰辛。
接下来,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习习夏风”、“皎洁的月光”、“浓郁的诗香”等,描绘了诗歌带来的美好体验,将其比作“美味珍馐”、“飘来的桂香”和“一坛老酒”,展现了诗歌对感官和心灵的双重触动,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化的韵味。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诗歌的传播和影响,描述了诗歌如何“越高山跨河流”、“走在城乡沸腾场”,在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舞台上自由生长,与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纽带。
最后,作者用“最具魅力的大众情人”来形容诗歌,强调了诗歌的普及性和感染力,它既能直接表达情感,又能含蓄委婉,引人深思,展现出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诗歌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之美的无限热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这幅图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夜在窗前沉思的场景,一轮明月与满天繁星为背景,室内仅有一盏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照亮诗人与他面前的书本和笔。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仿佛灵感正悄然降临,呼应了《学诗有感》中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