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落叶》
文/朱春水
绿荫中的梦湖边,
不少人驻足午后小恬;
斜阳穿透密林,
倏然飘下落叶一片。
端详手中的焦黄,
轻问它为何不等秋天?
知了声声盛夏,
生怕忘记逝水流年。
波光粼粼九曲桥,
我抛叶儿风吹它打转;
无限眷恋不舍,
或有碎碎念念挂牵。
草木一秋空来过,
三千繁华落尽瞬眼间;
尘归尘土归土,
花花世界终是云烟。
朱春水的这首《盛夏的落叶》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季节更迭中的细腻情感,通过对盛夏落叶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季节的哲思。诗中,落叶不再是秋季的专属符号,而是在盛夏的背景下,承载着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深沉寓意。
开篇即以“绿荫中的梦湖边”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梦幻色彩的画面,紧接着,“不少人驻足午后小恬;斜阳穿透密林,倏然飘下落叶一片。”这样的场景设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略显神秘的空间,落叶的出现打破了时间的常规,引人深思。
“端详手中的焦黄,轻问它为何不等秋天?”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核心议题——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界的奥秘。诗人通过与落叶的对话,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知了声声盛夏,生怕忘记逝水流年。”这里,知了的鸣叫成为时间流逝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往。
接下来,“波光粼粼九曲桥,我抛叶儿风吹它打转;无限眷恋不舍,或有碎碎念念挂牵。”诗人借助自然景致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留恋。
最后,“草木一秋空来过,三千繁华落尽瞬眼间;尘归尘土归土,花花世界终是云烟。”这一段诗意地总结了生命的短暂与世界的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感悟,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淡看人生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盛夏落叶这一非传统意象的运用,探讨了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朱春水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时光流转与生命感悟的动人画卷。以下是根据朱春水的诗歌《盛夏的落叶》中所描绘的场景创作的一幅插画:
这幅插画生动再现了诗中“绿荫中的梦湖边,不少人驻足午后小恬;斜阳穿透密林,倏然飘下落叶一片”的场景,画面中可以看到人们在树荫下的湖畔休憩,享受着夏日午后的宁静,而一抹斜阳穿过树林,落叶在空中悠然飘落,为这宁静的时刻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