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育童心,家和万事兴》
游峰
在寻常的家庭场景中,暑假本应是亲子间温馨与欢乐交融的美好时光,却因孩子的作业问题掀起层层波澜。妈妈下班归来,怀揣满心期待检查小学儿女的作业成果,未曾想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愤怒瞬间如火山岩浆汹涌喷发,吼声恰似惊涛骇浪般澎湃,震彻屋宇,穿透街区,那嘈杂之音仿佛尖锐的长矛,无情地刺痛人心。
妈妈边斥边打,在儿女的书房之间仓促往返,令人不禁深深喟叹:“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然而,这般传统且激烈的应对方式真能巧妙化解教育的难题吗?
两个孩子确实顽皮,本应在两三小时内高效完成的作业,却因贪玩之心一直拖延至深夜。男孩的磨蹭好似迟缓的老牛,女孩虽能勉强坐定,却总找哥哥闲谈,对爷爷奶奶的苦口婆心全然不理。
妈妈的焦躁与愤怒,虽源自对孩子学业的深切关注,却也使自身深陷情绪的泥沼。其实,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妈妈应化身智慧的引导者,如同北斗星为孩子指明前行的方向,用耐心和同理心去理解孩子。“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妈妈首先要与孩子进行深度的心灵对话,敏锐捕捉他们内心对于作业的真实想法和困扰,随后共同精心定制个性化且富有弹性的学习规划。明确每个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设置新颖独特的激励机制,比如当孩子出色完成作业,就给予他们一次自主策划家庭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在主导中培养责任感和创造力。尤为关键的是,妈妈陪伴孩子做作业时,务必杜绝一直玩手机,而是全身心投入陪伴,以身作则,展现专注做事的魅力。
在现代教育理念里,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而非单纯依靠监督和惩罚。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同时,为孩子创造多样化的学习场景,将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爷爷奶奶面对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应只是一味地嗔怒或无奈逃避。毕竟大家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倘若实在难以忍受这紧张的氛围,搬离或许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但“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唯有共同直面问题,相互理解、包容,才能为孩子营造温馨有利的成长环境。
坚信凭借爱与智慧的悉心滋养,幼苗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家人之间相互扶持,家就会成为永远的温暖港湾。(2024 年 6 月 28 日 4 点 39 分,书于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