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艺术 \ 张治民原创作品:蒲剧名家丁桂兰
张治民原创作品:蒲剧名家丁桂兰
精华热点
作者:張治民一九三七年丁桂兰出生在天津,
父亲取名叫津香。
父亲身为警官,
尽职善良,
收留患痨病同乡在家照料,
母亲因此染病,
父亲无奈辞官送母回乡。
津香结束了短暂的童年幸福时光。
五岁时母亲去世,
父亲拉扯她和比她大四岁的哥哥艰难度日。
荣河是蒲剧之乡,
贵兰村的家戏名扬四乡。
津香割草纺棉常独自哼唱。
艰苦的生活把幼小的心灵涤荡,
也是造就艺术家的殿堂。
五六岁的小津香成熟的和大人一样,
用蒲剧唱出自已的身世,
唱出人间的悲凉!
天无绝人之路,
十二岁的她被荣河剧团看上。
入团头一天,
在天兴庙舞台上,
她就把《教子》三娘唱。
一声"待为娘说来奴才听",
台下观众震天响。
津香改名丁桂兰,
桂兰从此美名扬。
人小罗裙遮住脸,
放下罗裙又叫板,
观众争看小桂兰。
栋仁贪玩,
三娘心寒,
她进入角色,
想起自已妈妈心酸,
想起自己的童年,
手拉栋仁不忍打,
泪满脸,
手发颤,
一声甩腔把儿唤,
声情并茂响云天,
掌声阵阵响,
叫好声連連!
天兴舞台出了名,
丁桂兰拜红菊花为师,
起早贪黑刻苦炼,
动作有模有样,
唱腔有板有眼。
理解戏词的含义,
反复训炼。
从台步到眼神
从唱腔到指尖。
练小步,
跑圆圈,
过腿关,
练身段,
咬紧牙关
苦痛吞咽。
功夫不负有心人,
小桂兰成了名演员!
她演《白蛇传》《断桥》一場,
声情并茂嗓音亮甜,
幕后一声全場震撼。
她别样的唱腔,
柔中有刚,
委婉悠扬,
恨法海钢刀见光,
疼许郎诉不尽柔肠!
她含情的眼,
会做戏的脸,
苗条的身段,
把观众带到了神幻的空间。
台下人头攒动,
齐声叫好,
声震云天。
丁桂兰演《送女》她心痛酸,
台步悠慢,
一声老爹爹,
唱出了父女的苦处,
道出了旧社会妇女的可怜!
一声"余郎夫"她热泪滿脸,
又怕又恨不敢近前!
说如今忆从前,
夫妻情深诉不完。
说的余郎露笑脸,
兰英心里暗喜欢!
她抑扬顿挫越唱越激昂,
台下掌声响连天!
都说桂兰演的真好,
百听不烦,
百看不厌。
她演窦娥临刑场,
设身处地,
把自已身世联想,
想起苦难的童年,
想起远去的父亲和早亡的亲娘,
依着铁窗,
望着寒光,
倍觉凄凉!
她唱着哭,
她哭着唱,
她唱窦娥恓惶冤枉,
也想起自己身世的凄凉。
由于进入了角色,
用悲哀酸痛的唱腔,
把窦娥演到观众的心次上。
戏完了幕布降,
观众还在擦泪不离埸!
都喊窦娥太冤枉!
丁桂兰名气越来越大,
荣河团也名扬晋南。
海报一写上主演丁桂兰,
舞台下必黑鸦鸦一片。
有一次开台人不全,
拉箱的人说只要有丁桂兰,
不少一分钱!
一九六一年,
万荣团《彩楼记》汇报演出到太原,
一票难求,
埸埸爆滿。
尤其是巜祭灶》让观众畄恋忘返,
有的人看了十多遍!
連演了两个多月还是观众满满。
桂兰已经临近分娩,
只得停演!
《彩楼记》演红了太原,
《山西日报》连发四篇评论美赞。
丁桂兰名演员,
她为蒲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耄耋之年,
身体康健。
思维敏捷,
乐观健谈!
大段唱腔还能唱,
嗓子清亮不减当年。
新排《彩楼记》,
她依然亲赴现场传授经验。
德艺双馨戏迷盛赞,
心系蒲剧颐养天年。
二O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于运城空港
编辑:都市眼光-北京实时资讯张忠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