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良先生的这首排律诗《建党建国走长征》,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领导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辉煌历程,展现了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诗歌语言凝练,情感饱满,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精神。
诗中首先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陈李建党毛军魂,介绍入党宣誓人。”这里“陈李”指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党建国走长征(排律诗)
文/陈世良 重庆
陈李建党毛军魂,介绍入党宣誓人。
南昌秋收两起义,舵手红船上长征。
遵义会议朱毛周,四渡赤水破敌阵。
会宁会师向延安,沁园春雪抗日军。
军民团结持久战,三大战役定乾坤。
缔新中国心之力,开国大典庆国庆。
抗美援朝打美帝,革命信仰党章程。
宪法党章除贪官,两弹一星冲霄云。
鞠躬尽瘁诉衷肠,毛思想魂指明灯。
改革开放春风起,深圳特区邓南巡。
一带一路通天下,共同命运梦复兴。
一大走到二十大,为国为党为人民。
2024年6月28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随后,诗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次重大事件:“南昌秋收两起义,舵手红船上长征。”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长征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展现了党和红军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接着,诗歌提到了遵义会议这一转折点,以及朱德、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四渡赤水破敌阵”的英勇斗争。而后,“会宁会师向延安,沁园春雪抗日军。”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
“军民团结持久战,三大战役定乾坤。”这一句反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军民团结一致,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诗歌后半部分,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尤其是“一带一路通天下,共同命运梦复兴。”这一句,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姿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看来生成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场景图像遇到了一些限制,可能是由于系统对特定历史题材的生成有所限制。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文字和历史资料来深入了解和感受那一段历史的重要性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