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
王永标
一把银锄几首诗,横锋原野暑天知。
炎炎烈日扬威处,莽莽桑田写实时。
禾下生风勾楚韵,额前挥雨勒吴词。
三千云水家山泼,漫道头童力不支。
这首诗名为《锄禾》,作者王永标,通过生动的田园劳作景象,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之美,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赞颂。
首句“一把银锄几首诗”,以“银锄”象征农耕工具,几首诗则喻指劳作中的辛勤与诗意,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劳作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也蕴含着生活的艺术和哲学。
“横锋原野暑天知”,“横锋”指锄头锋利地划过土地,暗示着农人不畏酷暑,勤勉耕作。“暑天知”强调了劳动的艰辛,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加考验着农人的毅力和对土地的深情。
“炎炎烈日扬威处,莽莽桑田写实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耕作环境的艰苦和广袤的田野景色。在烈日炙烤之下,农夫依然坚持耕作,用汗水浇灌着希望,这片莽莽桑田正是他们书写生活真实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见证。
“禾下生风勾楚韵,额前挥雨勒吴词。”这里,“禾下生风”形容劳作时产生的微风,似乎带着楚地的韵律,暗含着古代楚文化的深远影响;“额前挥雨勒吴词”则是说汗水如雨滴般落下,仿佛在额前刻写着吴地的辞章,比喻劳动中的农人如同在创作,他们的每一滴汗都蕴含着地域文化的韵味。
最后两句“三千云水家山泼,漫道头童力不支。”“三千云水”形容的是壮阔的自然风光,家山被这云水环绕,如同泼墨山水画一般美丽。而“漫道头童力不支”则是说尽管年岁渐长,体力或许已不如从前,但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和对耕作的执着未曾改变,表现了农人对家山的深厚情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全诗通过对农耕场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对他们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