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北 与 南(纯属虚构)
鞠远斌
63
“我是张姐呀,好久没见了辣。”张凤英打电话给少林,想叫少林帮个忙。谁知道少林一时就没有听出她的声音,问她“你是哪个”。她不好意思像从前那样傲气地自报家门说“我是主任呀”,就只好说着“我是张姐”了。唉,落魄滴凤凰没如鸡呀,还好意思自称“主任”嘛,人没笑狗都要笑了。她想。
张凤英自从追随刘元一到了“非钢”公司,感到跟在冶炼厂比较,“非钢”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啊。刘元一好不容易靠了个“副处”的职位,她也是费尽心机才混了个职位,却只是相当于“副科级”。这真是从无比的自傲一下滑落的无比的自卑中啊,她一直感到十分的失落,心理特别的不平衡。
“唉,现在就是老婆婆过年,一年没如一年了。”张凤英觉得。她打着电话,心里不由得就想到,人家是“衣锦还乡”,她则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连打个老熟人滴电话,人家竟然都听没出是哪个滴声音了,才离开几久滴时间呀?算癫了,算跌摊了。她心头一阵悲戚。
张凤英说完“我是张姐”后,就听到少林在电话里笑嘻嘻地说着“哦,是主任呀,真滴好久没见了”的话。张凤英此时听着少林的笑声,觉得那笑声、话语是多么的刺耳、装假,她甚至觉得,少林是故意听不出她的声音来的,少林一定知道她在“非钢”的尴尬境遇,一定在背后讥笑她的狼狈。
得意死马?就是癫婆来滴。张凤英心里在骂着电话那头的少林,她嘴巴却笑嘻嘻地问少林“生活好吧工作开心吧”。少林“嘻嘻”笑出声,说着“没有主任在那时更好过了”的话。张凤英心里说,少林其实是在讲“没有主任就更好过了”呢,这个癫婆。当然,她明里不敢这样说少林,只是说少林“讲玩笑”,要少林“讲点别滴”。少林依旧笑嘻嘻,问张凤英有什么事情,还说着“主任是无事没登三宝殿啵”。
“狗屁‘三宝殿’,自以为是,真没要脸滴。”张凤英心里恨恨地骂着。她笑着跟少林说“打扰了”,想请少林个忙。少林笑着说,哪有什么本事能帮“主任滴忙”啊,真是开玩笑了。她听了觉得牙痒痒的,简直就想咬谁一口。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啊。她想着,又笑着对少林说,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有事情要帮忙呀。少林笑了 ,问她到底是什么事情?
张凤英笑着说,儿子大专毕业了,好不容易搞进了柳钢,分到中板厂做了技工。可是,儿子对工作很不满意,跟她闹着要换工作。少林笑着说,那就帮他换呀,换到办公室当干部多好,这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嘛。嘻嘻。张凤英听了,觉得牙齿顿时又痒了。她笑着说,现在不比从前了,哪里有这么容易上办公室啊?少林笑着说,那怎么办呢?张凤英听了,心里说着“这个癫婆真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呀”。
“我仔讲想克公安局奏公务员,喊我找关系帮他搞定。免得他就没奏这个工人了,又脏又累滴,干脆出厂了。你看急人咩辣?好没容易进了柳钢,他又要自己出厂克了。”张凤英急急忙忙地把事情告诉了少林。她对少林说,南林在公安局工作多年,认得人多,让他帮下忙,通过关系把她仔搞进公安局去。
张凤英对少林说,各种人情打点、关系疏通的费用都不是问题,叫南林不要担心花钱,她全包了。她想,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嗯。“主任呀,嘻嘻……”少林笑着说,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南林根本就不会搞这一套啊,他一贯就是个不会来事的人呢。少林好像是要故意提醒一下张凤英似的说,南林搞了这么久的工作调动,一直都没有调成。如果他会来事的话,早就调动了。
哎,真是哪壶没开提哪壶呀。张凤英想,本来就怕少林提起先前请她帮南林调来柳钢一事引起尴尬,可少林就偏偏这时提起了。嗯,少林对此事一定是耿耿于怀滴。她亲口答应帮少林的忙了,又收了少林这样那样的东西。结果事情就没有办成,少林肯定会记在心上的。她想。
于是,她就对少林说,南林想调来柳钢的事,她没有帮成,不好意思了。不过,她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笑着讲,事情一码还一码啵。少林听了,笑着说了句“没有怪主任滴意思”,南林是真的不会做那些公关应酬、东拉西扯的事情啊。
张凤英说,南林在公安局那么久,应该是和上面很熟的,还是好说话的。她笑着说,看在她和少林多年的情谊上,就叫南林帮这个忙吧。少林笑着说,不敢“骗主任”啊,南林确实帮不了这个忙的。张凤英听了,一时就说不出话了,心里是又急又恨的。少林仿佛看见她咬牙切齿的样子似的,就笑着说了句“免得就让南林同你仔对调工作咧”的话。
都死马年代了,还可以搞死马鬼“对调”嘛?讲点别滴。张凤英听着少林的话恨恨地想。她拿着电话发怔,知道少林不愿意帮忙了,虽然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的,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啊。她本来也不想求少林的,猜想少林不会愿意帮忙的。可是实在是无可奈何了,也只好低三下四求人啊。再讲辣,有病乱求医咧。她想。
张凤英大失所望地跟少林说了“那就更子先”的话,然后就神情蔫蔫地挂了电话。这个癫婆,以后有事就没要来求我。她恨恨地讲,也知道这话只是白说,这就是个“废话”来的。她知道少林自视清高,一直看不惯她的为人。当初在一个办公室时,少林对她经常是虚情假意、阳奉阴违的。如今又不是一个单位的了,就更不会买她的帐了。都讲人走茶凉,其实人没成走,茶都是凉的了,早看出来了辣。她想。
嗯,“对调”本来是一个好办法,也用不着少林提醒的。张凤英皱皱眉头。可是,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如果现在还能搞“对调”,也用不着这么死皮赖脸地央求少林了。她想着,不禁又骂起少林:就是没想帮忙呀,癫婆。
讲起“对调”,张凤英比少林熟悉多了。早些年,她就帮冶炼厂的一个地板工与罗城的一个铁路养路工搞了“对调”,事前、事后收了人家不少东西呢。那时送钱不多,主要就是送鸡鸭鱼肉、土特产什么的。她的冰箱、阳台都放满了,有的放坏了就当垃圾丢了,一包一包地丢弃,像芒果、沙田柚……
张凤英想,少林可能还记着帮南林搞调动时送给“主任”的法国香水呢,背后一定骂她“只收礼没办事”。她这回求少林帮忙,也想到了那瓶法国香水,觉得要是能给回少林就好了。可是,当初少林把法国香水送给她后不久,她就借花献佛孝敬杨康泰的老婆了。她想,那时都是为了讨好杨康泰,拍他的马屁呢,梦想能混个副书记当当啊。
当个狗屁“副书记”呀,简直就是“镜中月、水中花”。到头来,混成个“副科级”,而且还是个“相当于”。张凤英无比沮丧地想。她现在的地位真是没法跟在冶炼厂比了,简直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别。专车没有了,她想用车的话,要向综合科科长请示,待批准后方可用车。当年用个车,不论是公事私事,不费吹灰之力,说声就到,真好比是自己家的车子一样。嗯,比自家滴车还方便呢,因为有专职司机呀。她想。
现在难了,连办公事要用车,还要看人家滴脸色呢,私事用车就莫想了。张凤英很是伤心。还有办公用款,也不像以前那样伸手就来,都很难要了。想搞个政研会、茶话会的什么活动,都要打个报告,找这个批找那个批的,少一个签字就拿不到钱了。
张凤英想起, 当年办公室的小刘结婚,请同事参加婚礼。她对小刘印象不错,觉得小刘平时乖巧听话。于是,就想借花献佛,借机“甜水”一下小刘,也顺便笼络手下的工作人员。张凤英让办公室集体打了个9999块钱的大封包给小刘,一来让小刘受宠若惊,二来办公室人员去吃喜酒也不用自掏腰包了,三来让大家觉得“主任有能力、有魄力”啊。
当然,小刘肯定明白这个“9999大封包”完全是“主任滴一片心意”的。张凤英想。她知道,小刘收下大红包了,心里一定非常感激她,以后会更加围着她转,为她效力了。张凤英高兴地笑了:此乃一举多得呢,何乐不为呀?
那回真滴是皆大欢喜了,算得上是神来之笔呀。嘻嘻。张凤英回想着,不禁飘飘然,觉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当然,这个“9999红包”不是她出的,而是从她经管的办公室小金库里出的。她想,小金库那凯有个十来万呢,开支9999块钱算得了死马?跟老杨讲一声就OK了辣。嗯,有个小金库,用钱几鬼方便滴,喝早茶、吃大餐、包厢唱歌都是小菜一碟呀。没像现在,买个茶叶招待宾客,都要左请示、右报告滴,才批得倒点零钱。
张凤英记得,那时厂里有好几个小金库呢。一级小金库有两个,由厂长、书记掌握,分别让小马、小朱保管账本兼出纳。二级小金库,也就是科室、车间的小金库有10来个,由各部门主管掌握。有的是让办事员保管账本兼出纳,如机动科小金库的出纳就是办事员小魏。有的则是由主管把管账、出纳全包了,如“厂办”就由主任一手掌管。更子用钱才方便呀,没用更啰嗦滴。她想。
那时,各部门办事要用小钱就从二级小金库出账,如果要用大钱的话,就要找厂长或书记批钱了。张凤英就在厂领导身边工作,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她想,不要白不要,都是小金库的钱。所以,不管办事用小钱还是大钱,能从一级小金库出账就尽量从那里出账。反正,她到老杨那里开口要钱,老杨总是会让她满足的。当然,她也会借机感谢老杨的。
一次,厂办公室陪同外地客户到融水、三江去“放松、散心”。于是,张凤英就叫老杨的老婆一起去了,吃住玩乐、纪念品全包,让杨夫人十分开心。末了,张凤英还额外买了好茶、好烟、好酒,让杨夫人“带给老杨”,感谢他对办公室工作的“大力支持”。她知道,此次游玩足足花了十万块,全得从厂一级小金库出账了。
张凤英曾经得意地告诉梁敏珍,说她想从厂里小金库要多少钱,就能要到多少钱,不是吹的。不过,她不会那样子做,会适可而止。她说,做人要讲良心,做事要有分寸,不要把事情做绝了,倒反会坏事的。慢慢来,合适就得了。她说。小梁很乖巧地笑了,夸她“真是个公正廉洁滴好主任”。
是滴,做官要公正廉洁,管钱更要公正廉洁呀。没像附属厂那个李琴,平时随便拿点用点还没满足,竟然把附属厂小金库滴几十万贪完克了。张凤英想。当时,附属厂小金库按惯例由李琴管账本兼出纳。有一天,她突然不辞而别,人间蒸发了。接着,人们发现小金库的三十多万块钱也无影无踪了。厂领导头痛极了,既查不到李琴以及小金库钱款的下落,又不敢报警,深怕会牵扯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于是,李琴卷款潜逃一事不了了之。
当然,说自己“公正廉洁”可能有点名不副实,但自己确实是个“好主任”呀,绝不会做李琴那样的人。张凤英想。她那年主管给厂领导购买办公室的柜子、沙发等用品的工作,她完全可以给自己搞一套价值4000多的实木沙发放在家里的。不过,她没有那样做,想到已经开支很大了,就是有需要,也要等到下一次再办了。况且,家里已经有一套布艺沙发了,再有沙发也放不下了。给儿子买的按揭房,要等一年后才能拿钥匙呢,现在就买家具,早点了。
张凤英一直想着要做个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从来不做鼠目寸光的蠢事。她觉得,是你吃的肉,迟早就是你的,不必“急吼吼”。那次购买办公用具,韦雨峰积极张罗着顺便帮她搞一套家具放在家里。挑款式,看质量,很是卖力。直到她放话“等下次吧”,说“这回就算了”,韦雨峰才停手,遗憾地说声“可惜了”,还笑着对她说了“主任真是滴”的话。
急死马辣?又没是没有机会了。张凤英笑着说韦雨峰。他当然了解她的心思,过后给了她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人民币,说这是“家具店老板滴意思”。他说老板一共给了900回扣,他留下300,给她600。张凤英笑嘻嘻地夸了韦雨峰,说他“会奏事”。她感到,他是挺能办事的,她从他身上看到了“主任滴神韵”呢。
咦,记得韦雨峰有个叔在市人事局呀。张凤英忽然想到这事,顿时感到有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真滴是天无绝人之路呀,少林没帮忙,一样有人帮忙滴,哼。她想,自己有点蠢了,前面怎么就忘记韦雨峰了,如果先找他,也用不着听少林那些阴阳怪气的话了,也不至于搞坏心情了。
张凤英马上疏理了一下头绪,转变思路。她觉得,让韦雨峰帮忙把儿子搞到市人事局当个公务员,比让南林帮忙把儿子搞进公安局更靠谱些。当个警察有什么好的?不但危险,也没有前途。她想,让儿子在人事局混个科长、局长死马滴,那才是前途无量啊。讲没定哪天吉星高照、祖坟冒青烟了,得当个市长、省长呢。她不禁笑了。
小宝更聪明滴,在学校学习成绩又好,毕业了克奏个技工真滴是屈才呀。张凤英想。她曾经问过小宝,长大了“奏死马人”。他说,长大要做大官,要做国家总理。她当时听了,非常兴奋、激动,热泪盈眶啊。好,好,可以,可以,是妈妈滴好娃仔。她连声夸奖小宝。
要知道,小宝彼时才小学三年级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宏伟目标、雄心壮志,真是非同凡响。张凤英记得,她在小学时,只会想着当少先队员,最多也就是想当少先队大队长。上中学了,开始想着当红卫兵,后来想着入团。下乡了,先想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下来想着入党,再接下来就是想着回城进厂当工人了。唉,一辈子就是胸无大志、默默无闻呀。她深深叹气。
张凤英从来没有想过“当大官”、“当总理”,觉得那是“晚上睡觉奏梦都没敢想滴事情呀”。可是,她不敢想的事,儿子却敢想了。相比起来,她自叹弗如啊。嗯,老子英雄儿好汉,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话讲得几好滴咧,我小宝就是更子呀。张凤英很为儿子骄傲,觉得小宝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栋梁。
虽然后来事与愿违,小宝中学毕业没有考上“一本”、“二本”什么的大学,而是去读了“大专”。但是,张凤英始终认为,并不是小宝没有才干,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而是他考试时临场发挥不好或者运气不好而已。她坚信儿子是个人才、天才,觉得他一定会有出息,一定会有大出息的。人们都讲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滴,小宝就是一坨金子呀,迟早要发光滴。她时常憧憬着。
小宝一定要到市人事局去当公务员,也一定能去当公务员。张凤英想好了,准备马上立刻去找韦雨峰,让他帮她把事情办妥。她相信,韦雨峰肯定不会推辞,肯定会为她效力犬马之劳的。虽然她知道他做人有些轻浮、势力眼、华而不实,喜欢夸夸其谈、哗众取宠,但觉得他对她不会也不敢这样“小人”的,尽管他对别人可能会。
张凤英记得,当年冶炼厂的保卫干事老梁的儿子从部队退伍回来,老梁就找过韦雨峰,想把儿子安排进公安局工作。因为,韦雨峰经常在人前说“阿叔在人事局奏一把手”的话,说哪个的小孩想当公务员,他可以帮忙。当时,韦雨峰对老梁答应得很干脆,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个把月就可以解决了。
老梁满心欢喜,他听从韦雨峰的话,前后花了三四万元的人情费用。虽然那些钱是他的养老本钱,也在所不辞。他儿子也很高兴,还请战友到“半闲人家”喝酒,说准备去当“老派”了。搞得一群战友纷纷祝贺他“有搞”,说以后如果有事情了要他“多多关照”。战友们吃吃喝喝,不亦乐乎。
谁知,好事却成了黄粱美梦,醒来空欢喜一场。老梁盼了半年多,儿子进公安局的事毫无结果。最终,花费的那几万块钱钱全打了水漂。老梁的儿子没有能进到公安局,而是进柳钢做了一名连铸机操作工。于是,儿子埋怨,老婆埋怨,老梁心头阵阵难受。
韦雨峰告诉老梁,公安局目前人员超了,等几年后有指标了一定把他儿子搞进公安局。老梁心想,儿子二十几了,要工作、要成家,怎么能等几年啊?再说了,几年后就一定能进公安局,谁敢打保票呀?万一事情更糟糕,耽误了儿子人生,谁能负得起责任呀?他郁闷极了。
老梁找到张凤英吐苦水,埋怨说韦雨峰“答应得好好滴却成了更子”。她看见他眼睛红红的,知道他心里很委屈。她很同情他,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韦雨峰把那几万块钱退回给他老梁吧?那小子也不知道把老梁的血汗钱都孝敬给哪方神圣了。他若有良心的话,早就把钱痛痛快快给回老梁了。唉,老梁也是倒霉。她当时想。
张凤英只好安慰老梁,说厂里效益不错,每月除了工资,还有不少奖金,他损失的那些钱,几年就可以补回来了。老梁听了笑笑,说声“谢谢主任”就告辞了。她看着他的背影,想想刚才的话简直就是鬼话,损失了滴钱,更子就补得回滴?自欺欺人好咩?真滴是。她心里好笑。
韦雨峰这小子有时做人做事确实没地道,难道他就没怕挨人家骂死克?张凤英想。不过,她觉得如果要他帮忙,他不会、也不敢像对待老梁那样对待她的,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不敢的。她想,就凭着当年她给他的照顾和好处,还有俩人的缠绵、销魂时光,他也会尽力帮她的,况且……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张凤英的思路。她突然感到一阵惊喜,总讲广西人讲没得,会没会是韦雨峰打来滴电话呀?刚才就想到他了,讲没定真滴是有心灵感应呀,他感觉到她滴心思了,也就会想到她了。嘻嘻,这个机灵仔。她兴奋地想着。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