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追忆姜志诚老同学
作者:高连春
昨日,刚刚结束二十余天率队出征“欢乐北方行”(三车十人)的本翁正在厨房做早餐。老伴拿着正在发着声响的手机走过来递给了我。屏幕显示的是身在深圳老同学卜文名字。拨动手机我立马戏说道:笔划少的(卜文),这一大早就想我了!
“ 别开玩笑了,我与你说个严肃的事儿”卜文语气低调的说道。
我赶紧复问 :卜文,什么情况啊?
她复语:昨天晚上九点钟,姜志诚在医院里走了……
听音至此,惊呆我的另一只手上的锅铲不由自主滑落至地。
闻声响老伴走至厨房惊讶问道:谁的电话?怎么了?
我伤感的道出:姜志诚,昨天晚上他走了!
草草吃罢了早饭 ,我在客厅面朝南的方向久久的伫立。如烟的往事不断呈现在脑际里……
46年前那个春光明媚的四月,那是一段多么令我们每位老同学值得多多去追忆的火红年代。五十位浑身都绽放着活力男女青年人走进延边财贸学校,我们组成了七七届二班的大家庭,彼此之间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同窗学友。曾记得咱班23位男同学被分配在一处旧教室里宿居。我被分配在上铺。我的斜双面下铺就是姜志诚。每每我起床时候,睁开眼睛第一时间里看到的就是姜志诚。志诚是位内心世界丰富,沉稳不张扬,内向思维强于言行举止。他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学业的各科成绩都堪称得上游。曾记得是在1984年,延边日报文艺副刊上登载我的短篇小说《相亲之缘》。事过没几天,我接到了身在敦化市额穆乡粮库工作姜志诚的一封来信。看到志诚秀丽的字里行间充满对我的《相亲之缘》作品赞美和肯定的评语,我的心情就好像被涂上一层蜜甜甜的。当晚,我伏案写了复信,鼓励志诚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读书多看报,走好他自己的文学之路。转过年岁尾之际的12月16日我结婚的前一天,闻讯而来的志诚拎着一大编织袋的葵花籽到电台找到了我。第二天,我的近三十张婚宴桌上的瓜籽盘盛装的都是志诚同学满满情意呀。1985年春季,志诚参加为期一个月全州粮食系统财务培训班。巧的是他所在的干训班距我家很近。晚上还有周日休息天,我都经常会去找志诚来家里欢聚。记着呢那一次是周六晚上,延吉几位老同学约会好欲欢聚在笔划少的(卜文)家里搓麻,我叫上了志诚同行并与延吉数位老同学见面。那一夜晚我们搓麻欢聚至下半夜。那一次,卜文尽好了地主之谊。她不仅给我们做了可口明太鱼炖豆腐夜餐,好吃好喝的供侍着我们。临走前,她还给来家的每位同学一套茶瓷器具呢。后期在延吉数位老同学的举荐之下,还是咱班上意气风发的卜文老同学太很力了。她伸出援手将生活在深山沟的志诚拉拽到了延吉市。才气过人的志诚不负众望,在州财政局办公室工作期间勤勤恳恳且扎扎实实的工作。他的付出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和好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志诚非常荣幸被举荐到东北财经大学进修深造。曾记得我有一次公差沈阳时,还专程去大连看望了姜志诚呢。
同学情谊,就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每个字句都包含着我们共同的回忆和感动,吟唱着那些曾经的笑声和泪水。志诚是在州财政局人教处的处长岗位退休的。他退休之后便来到大舅哥所在的深圳扎下了营盘。退休之后的志诚雄心勃起,在他最得心应手的股海里泛波邀游。由于多年的潜心修炼和研学,志诚成长为延边卓有成就的股市出色操盘手。而且他大有建树和成就。身边投资股票的亲朋好友也都或多或少沾上志诚的点拨和提携,股海泛舟里收获到了不少的金银财宝。曾记得2017年夏天,我飞赴深圳参加中国内地百名作家(画家)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参访团。我特意提前一天飞赴深圳。那一天,是志诚与庆喜两老同学在深圳机场迎候我,我们仨驱车赶至卜文和孙坚(我下乡时的老友)伉俪夫妻为我定好的宾馆。之后又一同出席为我举办的丰盛晚餐。第二天早上,志诚、庆喜、卜文与孙坚陪同我吃过早餐之后,四位深圳同学老友又一道将我送进通往参访团驻地的地铁口处。去年2月14日的情人节,我与老伴选择这一天开启南游六省的行程。当天的傍晚,我俩走出深圳机场,按照老同学卜文发出的导航方位来到了接头的酒店时,打老远我就在车上看了酒店门口处的卜文与孙坚。在老同学加上知青时代老朋友的这对夫妻关照下,我俩在深圳游玩了两天,还与闻讯前来的老同学孟杰把酒言欢了呢。第三天,在姜志诚发来位置图指引和老同学卜文的半程护送之下,我们夫妻俩乘地铁赶到了惠州。走出地铁口,等候许久的志诚快步迎了上来,我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尔后,志诚拉着我俩先到了他别墅区的工作室(三室两厅住宅)。我们仨人坐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又一起走进志诚事先安置好的特色餐厅。很丰盛的六菜一汤款待我夫妻俩心满意足的呀。末了,志诚开车将我俩送到事先约会好我中学时代的恩师汤本家的小区后我俩握手言别。这也是我与姜志诚的最后的握手。谁料想,间隔一年三个月之后,同窗老同学姜志诚却是驾鹤西去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人世间最美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将当今社会的人际比作“三大铁”的关系。一是同过学的人。那是无任何利益输出关系的纯友谊;二是当过兵的人,保家卫国生死之交的关系;三是下过乡的人,共宿过一铺炕,同吃过一锅饭家人般的亲密关系。日夜兼程,岁月如歌。老同学们与志诚满打满算从1978年4月始起我们已是近半世的同学情缘。今天上午(6月25曰)将在数千里之外的深圳举行姜志诚老同学的葬礼。遥愿老同学天堂无烦恼,一路走好!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代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鑫海文学》杂志社顾问,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0集(20余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