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
文/樊志刚(辽宁)
姝光潜影罩疏林
芳草萋萋一经深
雨后红缨娇欲坠
品尝粒粒也温馨
童趣
文/樊志刚(辽宁)
犹记小顽童
整日无影无踪
漫山遍野的玩耍
不知疲累
情趣也正浓
扑蝶追蜓
苇塘里捉迷藏
学叫鹧鸪声
沙头嬉戏不知归
冉冉夕阳红
踏歌回家路上
花香鸟语
随堤芳草杨柳风
见炊烟袅袅
狗吠鸡啼村巷中
翩翩遥忆如许
仿佛一场梦
梦中的喜乐悲欢
还是那么真切
隐隐作痛
2024.6.17于龙首山
《红缨》与《童趣》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不同的场景与情感,但都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红缨》通过“姝光潜影罩疏林,芳草萋萋一经深”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疏林、芳草、红缨,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静谧且富有诗意的环境。诗人在此基础上,用“雨后红缨娇欲坠,品尝粒粒也温馨”两句,将视觉与味觉的感受融合,不仅展现了雨后果实的诱人姿态,还传递了品尝时的温馨感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美好。
《童趣》则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童年生活画卷。“犹记小顽童,整日无影无踪”直接点明了童年的自由与快乐。“漫山遍野的玩耍,不知疲累,情趣也正浓”进一步描绘了孩童们尽情享受自然的乐趣。随后,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的描写——扑蝶追蜓、捉迷藏、学叫鹧鸪、沙头嬉戏等,展现了儿童纯真无邪、充满好奇与活力的一面。最后,“踏歌回家路上,花香鸟语,随堤芳草杨柳风”与“见炊烟袅袅,狗吠鸡啼村巷中”则从感官角度,再现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家的温馨。
这两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童年生活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红缨》侧重于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温馨,《童趣》则聚焦于童年的无忧无虑与乡村生活的恬静,两者共同传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