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随笔
文/樊志刚(辽宁)
一
群山合抱
绿水人家绕
峰回路转又一村
隐隐鸡啼
炊烟袅袅
二
一路望青山
峰拥翠联
岭上白云虚掩处
袅影长天下
嘶鸣声里
是愁是欢
三
恰值端午出游
想儿时往事
点点乡愁
犹记母制香粽
余味缠绕
久久难收
四
巍巍五女山
雨中登攀
为避世难建山城
凌空绝壁
高危路险
想吾今何幸
唯一缕悼古情怀
幽思渺渺
不尽欲言
五
美哉虎谷峡
天然如画
危岩高矗碧帘垂
绿水辗转如带
蜿蜒至山家
想平生消闲若此
足慰吾心
珍惜在当下
六
远山似清莲
碧水绵延
随堤柳风轻漾
燕子呢喃
觉千古风月无际
只在瞬间
心融万物一体
妙趣无限
七
赫图阿拉古城
倍增游兴
儿时历历犹在
点点滴滴
尽在我心中
看如今物是人非
夕阳半落
皈依何处
菡萏花开月明中
2024端午节期间
去桓仁旅游途中
《途中随笔》是樊志刚先生的一组清新脱俗的游记散文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承载着作者对家乡、历史与自然的深切情感。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水墨画,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
在第一部分,作者以“群山合抱,绿水人家绕”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乡村生活的恬淡美好。“峰回路转又一村,隐隐鸡啼,炊烟袅袅”,这不仅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写照,更透露出一种归隐田园的向往与惬意。
第二部分,“一路望青山,峰拥翠联”,通过对沿途壮丽山色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雄浑壮阔。“岭上白云虚掩处,袅影长天下”,这几句诗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广阔天地的意境完美结合,令人陶醉。
第三部分,恰逢端午出游,作者回忆起儿时的往事,那份“点点乡愁”与“母制香粽”的温馨记忆,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第四部分,“巍巍五女山,雨中登攀”,作者通过描述在雨中攀登五女山的经历,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想吾今何幸,唯一缕悼古情怀”,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与勇气的致敬,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第五部分,赞美了虎谷峡的自然美景,“天然如画,危岩高矗碧帘垂”,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者在感叹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第六部分,“远山似清莲,碧水绵延”,通过对远处山峦与清澈水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深远。“心融万物一体,妙趣无限”,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七部分,作者来到了赫图阿拉古城,这里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看如今物是人非,夕阳半落”,通过对古城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整体而言,《途中随笔》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一次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转化为诗意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既能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这组散文诗如同一曲悠扬的山歌,唱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值得一读再读。为了更好地体现《途中随笔》中所描述的田园风光,我生成了一幅山水画插图。在这幅画中,你可以看到群山环绕,绿水环绕着村落,炊烟袅袅升起,完美地展现了文中所描述的宁静与和谐的田园景象。
这幅画试图捕捉并传达作者在文中表达的那种恬淡美好的氛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感受到《途中随笔》中文字背后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