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黎化片言之1156
作者:黎化
近一个月,一直在断断续续读一本名为《大生集团档案资料.盐垦编》(四)的书。
书是市档案局和张謇研究中心编的,方志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是1913——1946年期间形成的档案资料,张謇嫡孙张绪武题的书名。内容包括股东会决议、记录,董事会议案、监察会议记录、大有晋公司章程以及来往信函等,厚约寸许,65万字。
毕竟是年深久远的实录,许多事都超出了我自小接受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认知范畴。读来有些艰难,有如在硬木板上拧螺丝。
南通县(范围远超现通州区)原有五大集镇,三余是其一。
三余的历史很短,只一百多年。1913年,张謇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选了块地作为公司总部所在地,从附近“三益”和“余西”二乡中各取一字,于是有了这一地名。
短短十来年间,三余建了发电厂,修了公路,办了消防局,拥有各类商行一百多家,其中经营棉花生意的就达四十余家。镇街横平竖直,蔚为大观。
整个三余地区,划为十多个小区。近三十万亩荡田,成井字型排布,以种植棉花、玉米、蚕豆、元麦为主。
如今的三余,都已划入通州湾管区。随着围海造田的推进,三余的发展,再一次步入了见风就长的神话里。
我所关注的,是当年三余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为一部小说创作做点案头准备。
大有晋公司创办之初,曾发生过剧烈的阶级冲突,1914年8月的“火烧公司”事件是个典型,四个为首的“地痞”案犯被枪毙。
其后的三十年间,似乎主要矛盾都集中在股东与公司的利益纷争上。股东从公司分的红利,大多是新垦的荡田。部分股东因之而转换成了地主。他们所招雇的佃户,大多是自己的叔伯兄弟、姨表亲戚,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带有亲情的契约关系。“剥削”二字用在他们身上多少有些牵强。
地租当然是要缴的;但是,地主们必须得承担诸如排涝抗旱、消盐治碱、改良土壤等义务;否则,这些新垦土地就很难租赁出去。
此外,修桥补路、疏浚河道、办学办会、修庙请神、灾年放粥等公益活动,也大多是由地主们募捐集资进行的。
想起我的忘年交丁弘老人生前的思考结论:地主,是中国数千年农耕社会得以延续的压舱石。
也想起了马斯克的名言:剥削并不来自资本,而来自权力。
待天凉稍空,去通州湾乡间走访一些老人,听听他们的家族史。
2022.8.21晨
文/黎化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黎化,江苏南通人,一级作家,专业编剧。出版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哲学随笔等著述十余部,和100多部舞台剧目,计1000多万字。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