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北 与 南(纯属虚构)
鞠远斌
52
“那天聚会在座滴老同学,当年有滴克了生产师,有滴克了县份农村,有滴在柳州进厂奏工,有滴继续在校读书,经历各不相同。大家听了梁志刚滴古仔,都唏嘘没已,叹人生坎坷、磨难。”南林讲。陆平笑了,说同学们一定把梁志刚看成苦大仇深的人了。哈哈。
南林笑着对陆平说,梁志刚今非昔比了,现在当老板了,有房有车有妻有子有孙。与老同学相比,算是混得可以的了。陆平说,嗯,梁志刚到底是苦尽甘来啊。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蛮聪明、有才干的人呢,可能是生不逢时啊。南林说“是呀”,梁志刚讲他回到柳州后,去鱼峰山脚那里算过命,算命先生讲他是个聪明伶俐的人,但是命运可能会先苦后甜 。梁志刚想起在农场的遭遇,不禁叹气:真嘀是苦过黄连呀,真嘀是苦得要命呀。
陆平笑着说,梁志刚还相信算命先生呢,哈哈。也是啊,一些国企的老总都信神灵,何况梁志刚一个老百姓。陆平说,有的官员逢年过节就到寺庙去烧头香,祈求好运。有的在办公楼道摆上神龛,每天顶礼膜拜。南林说,老总求的是升官发财,老百姓求的是生活平安呢。梁志刚说去算命为的是少挨批斗,安安稳稳过好生活。陆平说,嗯,老百姓的要求,从来都是不高的,吃饱穿暖就满足了。
南林说,梁志刚回柳州后进了袜厂当工人,因为嫌钱少,干了几年就退厂了。陆平笑着说,人真是本性难改啊,梁志刚还是不肯安分守己地过日子的。哈哈。南林说,梁志刚进不了效益好的单位,干脆就做起了个体户,摆地摊,租门面,五金、杂货都干过。
陆平说,看来梁志刚真是个有胆识的人呢。俗话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梁志刚敢想敢干,说不定还做成大事了。南林笑哈哈,说着“是呀是呀”。梁志刚讲,到了改革开放年代,他就开了个“良新文具”店,做起了大生意。陆平说,嗯,“良新”的意思,是寓意“良心”吧?
南林笑着对陆平说,是啊,差不多。老同学问梁志刚为什么叫“良新文具”,他笑着说这是表示“梁志刚滴新生活”。陆平笑着说,哦,“良新”就是“梁志刚滴新生活”啊,他还真的会想象呢,蛮有水平啊。哈哈。南林说,确实啊,他过上新生活了。
梁志刚说,多亏了改革开放政策,他开的“良新文具”生意很不错,不但赚了钱,还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在南宁、北海、贵港等地开起了“良新文具”分店。南林夸梁志刚“奏得可以啵”,希望他的“良新文具”做强做大,争取成为上市公司,赚更多的钱。陆平笑哈哈说,梁志刚这个老板当得威风啊,同学聚会时,可以大大地“牛逼”一下了。
南林笑着说,人家梁志刚现在真不爱“牛逼”了,跟过去大不一样了。老同学让他吹一吹当老板的经历,他总说“就和大家一样平平常常滴咧”,尽力推脱。陆平说,嗯,是变化很大啊。南林说,聚会时,梁志刚也不怎么吱声,很多时候都是安安静静地听老同学吹牛,不像在学校那时爱插嘴、抢话和卖弄才能了。
梁志刚说,都说低调做人,稳妥做事,是有道理的。他说,这么多年来,少吹多想,少说多做,已经成为了其日常生活的座右铭。陆平说,看来梁志刚真的感悟很深呢,在农场遭遇的“造谣事件”,让他真的懂得了“祸从口出”的道理啊。南林说,是啊,乱说不如不说,多说不如多做,想好了就做。否则,说得再多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光会讲没会奏,光讲没奏,那就是‘得把嘴’。嘿嘿。”陆平讲。
“我们更子讲,好像也是‘得把嘴’啵。呵呵。”南林狡黠地笑着。他说,虽然做人的道理摆在那里,可是在现实中,很多时候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吹的,会吹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舔的”啊。陆平说,嗯,是这样的呢,有时候理想与现实就是脱节、相差甚远的啊。“讲来讲克,还是‘得把嘴’呀。哈哈。”南林大笑了。“哈哈……”陆平也大笑起来。
南林说,自古以来就有凭嘴吧混饭吃的人,他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而现在,靠嘴巴赚钱的大有人在啊。陆平说,嗯,这样的人确实很多,如诈人钱财的,负责给人们“洗脑”的。等等。南林笑着对陆平说:“你们两公婆克‘汇金’那凯听课,到底挨‘中毒’没有呀?要没要帮你们清醒清醒呀?哈哈。”“哈哈,你以为呢?”陆平笑着说。南林“嘿嘿”笑着,并不做声。
陆平说,这次利用双休日和王芳去参加了“国粮集团”的洗脑活动,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负责给人们洗脑的、也就是“讲课”的“老师”,都是能说会道的,同时还非常会表演的。“都让人怀疑他们是没是‘中影’滴高材生呀,几鬼会演戏滴。”陆平笑着讲。
南林说“那是有可能滴”,这些人就是靠耍嘴皮子赚钱,靠“表演”吃饭的啊。陆平说,如果他们真是“中影”的,那就是不务正业了。如果不是“中影”的,那就太有表演天才了。南林笑着说,嗯,有些人属于先天的,有些人属于后天的。在社会上混的,什么人才都出现了啊。“学文科滴,就靠嘴皮子功夫混。学理科滴,就靠高科技手段混了。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呀。嘿嘿。”南林笑着讲。
陆平说,是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呢。南林笑着说,嗯,花花世界,各种鬼怪精灵都来了。哈哈。陆平也笑,说南林“这种话也会讲”。南林大笑,说还不是受陆平影响的,在一起玩的久了啊。“‘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嘛。呵呵。”他说。
“是更子滴,古人讲滴话,在今天都还是十分有用滴。”陆平讲。南林说“是呀”,前人说过的许多话,到今天都没有过时的。如掩耳盗铃、本性难改、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狐假虎威、狼狈为奸、贪得无厌、得陇望蜀、笑贫不笑娼、贪心不足蛇吞象,等等。陆平笑了,说还有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朝秦暮楚、朝令夕改、声东击西、图穷匕首见、醉翁之意不在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这说明古人很聪明的。南林说,是的,在很多问题上,古人是比今人看得清晰、明白、通透、彻底呢。“总讲‘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可是现实好像总有点没对版滴啵。原因何在呢?可能是今人太喜欢钱财了吧,财迷心窍了是咩?你看反腐风暴中各级部门那些高官滴下场呀。呵呵。”南林讲。
陆平笑着说南林“又卖弄‘高深’了是咩”,不要说那么多了,免得祸从口出啊。呵呵。南林笑哈哈说,是啊,说多错多,凡事少说为妙。嘿嘿。他话语一转,让陆平好好说说他们两公婆去洗脑的事情。“帮你分析分析,看看挨洗脑洗到死马程度了。各种各样滴‘大师’,诡计多端、巧舌如簧、花言巧语,人们怕是难以抵挡滴咧。嘿嘿。”南林讲。陆平听了,微笑着说,凭他的定力,被洗脑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不是他陪着王芳去,她倒是有可能被洗脑的。至于众多去听课的老人,尤其是多次听课的,那就说不定了,也许很多人挨洗脑了。
南林说,嗯,谎言重复多次就成了真理,这是历史经验啊。陆平说,都说“眼见为实”,人们听多了,见多了,印象就深刻了,再加上“大师”的高超表演,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就相信了,信服了,信以为真了。南林说,“大师”都是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顺势而为的。从这一点来说,“大师”还真算得上是合格的心理大师呢。嘿嘿。
陆平说“是呀”,确实如此,这些“大师”都是能说会道、滔滔不绝的。南林笑着说,“大师”的口才可能比企业的书记厉害啊。陆平哈哈笑,说“是滴”。企业的一些书记,不但国语说不好,还经常爱说错别字,用错词语,让人们笑话啊。“他们应该和‘大师’学下子滴。嘿嘿。”陆平讲。
“嗯,是滴。”南林讲 。他听少林说过,她单位的书记“爆、瀑”不分,开会时总是把“瀑布”说成“爆布”呢,叫人偷笑不已。嘿嘿。陆平笑着说,有的书记真的没有“大师”的水平高啊。他说在“汇金”给人们上课的“大师”,嘴皮子功夫都是很了得的,都有一套一套的理论啊。南林说“那是当然”,“大师”有的是研究生或博士后呢,好多是留美留欧回来的呢,文化水平相当的高。
陆平说,现在人们都知道了,有文化的骗子比没有文化的骗子更可恶,就像有文化的流氓比没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恨一样。南林笑着说,如今的骗子也学会与时俱进了,花样不断翻新,手段经常变换,骗术层出不穷,陷阱与日俱增。
“嗯,骗子是越来越聪明了,把人们带进沟里了可能人们还没晓得呢,有滴甚至还为骗子叫好呀。嘿嘿。”陆平笑着讲。头一天讲课的“老师”自称是“北京人”,但是说话是贵州的口音。他介绍说是分公司老总,但是他让老人们叫他“小李子”。第二天的“老师”是湖南人,自称是曾经留学英国三年的“记忆大师”。他爱笑,爱唱歌,他让老人们叫他“袁仔”。
陆平说,两个“大师”都是小个子,“小李子”精瘦,“袁仔”微胖。“一个是瘦蚂蝼,一个是肥蚂蝼。哈哈。”南林笑着讲。“嗯,哈哈。”陆平也笑了。他说,讲这两个“大师”是猴子也不为过,他们确实是太精灵了。“虽然比没上孙悟空,但是一举一动都像个猴精来滴咧。嘿嘿。”陆平笑着讲。
“大师”一开口都是“阿姨、叔叔、妈妈、爸爸”的喊个不停,这几乎就是一个模式,这也是洗脑活动的一个特色啊。陆平说,“大师”这样做,充分赢取了人们、尤其是老人的好感。南林说“是呀”,只有让老人有了好感,然后才会让老人产生信任感,听人摆布,做到言听计从、俯首帖耳啊。少林说有次去参喝早茶活动,那些公司的工作人员见到她总是“阿姨、阿姨”的叫个不停,让她心里觉得热乎乎的 呢。陆平说,将心比心,是这么个感觉啊。
“大师” 获得人们好感了,接着开始上课。小李子先是讲他的身世如何如何坎坷,再讲他在逆境中如何如何挣扎,后来讲他如何如何得到社会帮助,最后再讲他的事业如何如何成功。于是,他要回报社会,要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陆平说,小李子讲了一大通,意思就是讲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老人服务,他要好好的孝敬老人们,就像对待他的父母一样。他的一番话,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南林笑着说,嗯,这些话语很能打动人们啊。
陆平说,另一个“大师”袁仔更能打动人啊,一边讲课一边不断地向着老人“爸爸、妈妈”喊着,还一定要人们大声答应。袁仔可能是见会场气氛不够热烈,就把五六个老人叫到台上,挨个喊着“爸爸、妈妈”。南林笑了,说“更子真可以滴啵”。陆平说,有个女的看着袁仔大声叫“妈妈”,就有点不好意思,笑着不答应。袁仔就一直笑着、对着她连声大喊“妈妈”,直到她答应为止。
南林哈哈笑,说袁仔真有点强人所难啊。不吃是吧?就灌着吃,哼。陆平笑着说,做洗脑这一行的,就是靠信心、决心、恒心啊。讲通俗点,就是要有厚脸皮,要好比“铜墙加烧砖大炮打不穿”一般,不怕冷嘲热讽,不怕讥笑哄笑。南林说,嗯,正所谓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公司业务员、商品推销员都要有这种素质的,否则就难以完成任务了。陆平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大师”确实可以搞定老人了。
小李子告诉老人说,凡事要“眼见为实”,否则容易上当受骗。他用公司经销的“万能净”洗洁精清洗西兰花后,原先滴水不进的西兰花就能让水流进去了,说这是因为西兰花上的农药被“万能净”彻底清洗干净了。南林笑了,说西兰花表面生有一层蜡质,当然不容易进水啦。陆平笑着说,是啊,其实和农药没有半毛钱关系。
小李子说,公司以优惠价卖给老人的“黄金酒”一定会升值的。将来如果不升值的话,老人可以去找他,骂他打他都行,他都毫无怨言,而且还要“以一赔十”。南林说,嗯,明显是在忽悠人啊,有谁花得起这个时间成本啊。陆平说,确实,这都是在迷惑老人呢。事实上,会场上的老人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而是对小李子的滔滔不绝报以热烈的掌声。
小李子给老人各发了一张公司的“贵宾卡”,说“贵宾卡”成本在15元左右,现在只收老人10元钱。南林哈哈笑着说,一张卡的成本充其量就是5块钱呢。陆平笑着说,是啊,小李子知道老人不懂,也知道老人相信他的话,所以就肆无忌惮的了。当然,小李子话音刚落,又迎来一片掌声。
“你和王芳买‘贵宾卡’了没有?”南林问。陆平笑着说“买了呀”。“个个都买,没买就显得太小气了呀,等子人家小李子会没高兴滴。嘿嘿。”陆平说。他讲在场的老人听完小李子的话,一边鼓掌欢呼,一边三百两百地掏钱,都是很爽快的呢。南林说,嗯,这也是从众心理的作用啊。
陆平说,有些老人当场买了“贵宾卡”,到散会时又有些后悔了,就找小李子退卡。小李子一声不吭地退回了钱,等老人转身走后,他竟然爆粗口:妈个逼,10块钱买个卡都不舍得。南林笑着说,前面还满口“爱心、孝心”的,看这副嘴脸,终于露出原形了。哈哈。陆平说,是啊,即使是装假,也要装得像、装得久嘛,这么快就暴露了。
袁仔说他的记忆超强,看东西过目不忘,圆周率可以背诵到110位了。他说,这都是源于服用了公司的保健品“野参口服液”。南林说,现在野生的东西都很稀罕了,因此十分吸引人啊。陆平说,一般号称野生的东西就是个噱头来的。袁仔说,要大力推荐老人服用“野参口服液”,达到补脑、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有了强健的体魄,就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做奉献。
南林笑着说,卖个保健品也扯到爱国主义方面了,可以啊。哈哈。陆平说,“大师”讲演都是漫无边际的,说的理论都是高深莫测的,这样方显出其能耐大呢。南林说,在学校那时,学生写一篇“表忠书”,都能上升到为捍卫红色政权、为无产阶级专政做贡献的高度呢。陆平笑着说,现在的“大师”,更是深谙此道,不把人们忽悠到底决不罢休啊。南林说,不这样干,怎么完成推销任务啊?陆平说,关键是人们要有免疫力,不要轻易就被“大师”洗脑了。
袁仔笑盈盈地问老人,还记得九月十八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可是还没等人们回答,袁仔就说了,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啊。他大声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一天啊!“简直就是牛头没对马嘴了。嘿嘿。”陆平不禁窃笑。他小声对王芳说,这个留学英国多年的“记忆大师”就是这种水平了,如果是在“文革”时期,他就要倒大霉了。“嗯,现在哪个爱管更多屁事啰。”王芳笑嘻嘻地说。
陆平本来想去跟袁仔说说“九一八事变”的,再想想觉得还是算了。莫自讨没趣了,人家是“大师”,自己是小民。小民克教大师常识,那没成了“茄子倒开花――十三教十八”了嘛?嘿嘿。陆平想着,不禁又偷笑了。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