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晶
市委大楼终于静了下来,下班了人走楼空。几位住办公室家在外地的干部喘了一口气,难得有了些清静。市委副书记徐秉谦有些疲惫,他从衣袋里摸出一张揉成团的卫生纸,擦了擦近视眼镜又揉了揉泛红的双眼,站起身来深深地呼出一口长长的浊气,便叫上办公室主任滕腾来到三楼市委书记黎民的办公室。
书记的办公室把西头是个套间, 外屋客厅的门开着,里面还有上访者沒走,食堂来了两次电话催了,新出锅的猪肉白菜馅包子和书记爱喝的小米粥,凉了就不好吃了。徐副书记进门就要驱客,黎民摆了摆手,把最后一个问题答复完,並指示信访局局长按期结案,几个上访者的脸上有了笑容:书记对不起呀,担误您吃饭了。黎民也站起了身,他高大的身躯俊朗的脸面,加上爽朗的笑声,气份是相当融洽。他说:几位老兄呀,对不起应该我说呀,让你们大老远的跑过来,请几位老哥们把心放肚子吧,月底兑现!然后他冲着腾主任说:用我的车把他们送回龙泉村。
黎民将几位农民送下楼上了车,这才去了那间简易的食堂小歺厅。
市委机关没有食堂,机关干部三顿饭都回家吃,原来的外地干部都到宾馆接待处,黎民调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调剂两间房做食堂来解决吃饭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委办部局值班干部的用歺,更重要的是天天去宾馆吃饭影响太坏,不能让百姓背后骂娘。
黎民愿意吃农家饭,越土越好越简单吃着越舒服,这可能跟书记的知青经历有关吧。徐副书记明白大书记的心思,只要宾馆没有客人需他出面招待,黎民的三歺都由徐副书记亲自安排,不敢有一点铺张,否则会挨板子。
黎民三十九岁来药泉山市任一把手,他不想给群众留下一个来镀金的印象,第一次干部见面会上就表了态把家搬过来,这不药泉山下有栋红砖平房正在整修,竣工后便立刻搬家。
黎民一行人走进歺厅坐下,那张旧圆桌擦洗的干干净净,木纹纹络凸起有些苍桑和厚重。黎民不同意更换,这桌子多有味道,饱经沧桑嘛。大师付是位山东籍的家庭妇女,面案是把好手,这正合黎民的心意。不一会热气腾腾的山东大包子端了上来,一碟爆腌萝卜丝一碗小米粥。黎民坦荡率真的性格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就显得有些不注小节了,他好像没有丝毫察觉,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汗流浃背…吃到高兴时就像听京剧一样脱口叫好!徐秉谦每逢此时心里格外甜蜜,他们都养成了习惯吃饭快,只要黎民一放筷就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黎民笑了笑,这顿饭就算完事大吉了。
七月的药泉山市很热,太阳灼烤火山熔岩蒸发的热浪催人汗下,小食堂没有空调加上粥热包子热醋酸蒜辣,黎民稀疏的头发阻挡不住满头的汗水,徐副书记投湿的白毛巾供不上黎书记擦,汗水浸透了整个衣背。黎民边吃边喊:痛快!一会去三池游个泳吧
司机阿木将日本丰田巡洋舰大吉普开了过来,黎民索性光了膀子摇下车窗,北大荒的晚夏微风吹来麦子的禾香诱人。汽车穿过乡间小路一望无际的三池水碧透天湛兰,黎民在前座位上看见一位农民老汉站在池边,便连忙穿好上衣。徐秉谦说穿上干啥呀?马上就下水了。黎民说:那不行呀有失礼貌。
汽车稳稳停在池边的一块溶岩石旁,黎民下车后发觉那位老汉悄悄地走到汽车边,老汉围着车走了一圈踮起脚尖看了看车内饰,便叫了起来:唉呀!真漂亮呀,俺这辈子也没坐过这小汽车呀!黎民连忙走了过来说:老哥哥我让司机拉您一圈兜兜风吧。老汉说:那可不行,俺正闹肚子拉稀呢,别脏了这么好的车。黎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老哥呀,您不穿着裤子呢吗。阿木拉他一圈!
老汉坚决不肯。这时徐秉谦已脱了衣服双腿迈进了水里,他向黎民喊道:书记呀,水不凉快来游吧。
老汉听罢有些惊恐地看着黎民,他有些语无伦次了:你,你是书记?
黎民和气地回答:是啊老哥。
老汉不禁说道:书记好呀!书记什么好吃的都能吃着!
黎民一下子就惊呆了不知所措,他好像被这位农民抽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脸上火辣辣,心里五味杂陈不是个滋味,难道共产党的书记在老百姓的心里是这么个印象?黎民的脸一下子通红,浑身滚烫的上下的不自在。
老汉的脸也红了,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他觉得话说得不是太对了?
黎民极力让自已平静了说:老哥你说,好吃的是什么呀?
面包炸小鱼呀!老汉说。
黎民的心沉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就是小康生活的标准?黎民接着又问道:为什么书记什么好吃的都能吃到?
老汉说:因为…因为好吃的都要给书记敬供呀…。
黎民的手掌心出汗了,他说:您知道药泉山市委书记姓什么吗?
不知道。
乡里的书记姓什么?
不知道呀
您们村里的书记姓什么知道吗?
知道,俺总求他办事,逢年过节要送给他一些好吃的。
黎民的心凉了,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显然不会怪罪这位老哥哥,虽然他不能以偏概全,但他清泉村的书记也是共产党的书记呀…。
黎民顿消了游泳的幸趣,他双手握住这位老兄粗壮的双手红着脸说:对不起呀老哥哥!咱们一定后会有期呀!
黎民冲着徐副书记大声喊道:不游了!回去!
老汉红了脸,知道惹了祸。
黎民红了脸,他无言面对。
麦收了,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药泉山市委常委会议室的空气和这鬼天气一样的阴沉,市委书记黎民的脸红着,眼圈也红着。他宏亮的声音沙哑起来,语调深沉语速缓慢,那双大手不知不觉将手中的铅笔折断。黎民动情地讲述了三池边上那个傍晚,讲述了他与那位农民的对话…。党风是什么?已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我们姓什么?老百姓叫我们什么?
黎民站了起来,吼了起来,所有的常委们脸红了起来…。
天晴了,全市的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场队,支援麦收生产。黎民选择了城郊乡的青泉村。
青泉村万人空巷,他们不敢想也不相信,那位割麦子最快的把式就是黎民。他们跑到麦垅头围看:是黎书记呀!和电视上长的一模一样。
黎民眼尖,在人群里发现了三池边上的老哥哥,书记上前紧握着那位农民,四眼相对竞无语凝噎。
青泉村的大队书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他的脸不知是内疚还是热血又一次沸腾,通红通红的,就像药泉山上刚刚爬升起的太阳…。共产党的书记要生长在希望的田野上。
药泉山市委书记黎民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如是说。
2019年5月1日于北京市副中心完稿
编辑:都市眼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