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海 兰 江 畔 话 同 学
作者/高连春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这两句岀自于那首唱响中国大地半个多世纪红歌《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里面的歌词。是呀,我的家乡就是在高耸入云的长白山脚下。我中学毕业时的母校,就是被滚滚东流的海兰江所环围。我当年所就读的母校就是龙井市第三高级中学。本月初,我有幸再一次的踏上了故乡土地,与携手共进半世纪的老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同举办毕业五十周年的同学聚会庆典。
中学时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段。中学时代见证着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6月8日这一天的清晨,稀稀疏疏的小雨顺风飘落,天显得格外的清新。当我搭乘老同学的轿车从我下榻的延吉市赶至设在龙井市区报名之地时,数十位居住本地以及从祖国各地专程赶回的老同学大都聚会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报到、签名、交费、发放服装、合影留念等多项活动。尔后,全体同学便分乘两辆旅游大巴车来到了位置于市区东郊处的环境优雅清新,服务设置较为完善的新化山庄。在这所山庄宽敞明亮宴会厅里,我们毕业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正式展开了。宴会厅大门出入之处,五十位老同学们排队接受起筹委会“名誉主席”和“荣誉主席”逐一为之佩戴上印有“祝贺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典”字样的红色大毛巾。全体老同学进入宴会厅就位之后,首先是学生时代的“老干部”孙景远同学代表筹委会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学贯中西大博士、科学家、实业和企业家,我们的老同学李陶也应邀登台做了精彩纷呈的演讲。之后,从韩国专程赶回来热情似火的张哲俊老同学,他代表给予本次庆典活动提供赞助的数位老同学,他登台做了极为热情的讲话之后。并将他从韩国带回的五十多条优质的围巾当场赠送给在场的每位同学。而后,全体老同学登台众情激昂表演了准备许久的《老同学半世情深谊更浓》诗朗诵大联唱。丰盛的午餐也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了。老同学相互之间频频举杯,互为问候和祝福。丰盛午餐过后,愉快而热烈的文艺表演节目便徐徐拉开了帷幕。十二位女同学身着艳丽的旗袍首先粉墨登场。女同学们迈着轻快猫步的精彩编排的走秀表演,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被老同学公认为班级李双江的杨远春同学一首《我爱你 中国》深深的震撼人心;丁爱玲同学的电吹管和孙景远同学的笛子独奏像一股股甘甜美酒沁人心脾;崔贞子同学和杨秀丽同学分别的独舞表演让人赏心悦目;许艳、刘秀阁、李陶、高荣华、王振义、朴贞子,韩美子、高传秀等老同学的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让人回味无穷。晚宴之后,众同学围着红红火燃的载歌载舞的激情表演,将篝火晚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翌日,吃罢早饭我们驱车来到了位置于海兰江畔的母校一一龙井市第三高级中学。这是中学时代给予我们知识,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来到母校的校园之后,老同学人人心潮澎湃,个个激动不已。我们首先来到学校广场的东南角处,大家迅速的围拢在两棵百年多树龄大柳树之下,拍摄下许多珍贵的合影照片。而后,我们五十位老同学整齐列队在母校升旗台之前方,伴随庄严的国歌乐曲声,我们昂首挺胸,注目着由老同学张国和担任升旗手,老同学丁爱玲和杨秀丽担当护旗手而由老同学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而后,我们五十位老同学共同走进了母校的一间教室里,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曾在母校担任近四十年英语老师的隗茂凤老同学走上讲台。随着充当临时班长孙景远老同学的一声:起立!
同学们站立好之后齐声喊出:老师好!这一句出自心腑之声的祝福声将我们访问母校的情节和行为推向了高潮……
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给我们知识和力量,培育我们成长的母校之后,便乘上客车来到距母校仅有数公里之外的延边著名风景区一一琵岩山。站立在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的琵岩山的顶峰之上,眺望山脚之下弯弯绕绕的海兰江和不远处高楼林立的龙井市城区,大家都不由自主感叹道:我们这群老同学生于斯,长于斯,大都工作生活在这里。祝愿故乡龙井前程似锦。更加辉煌与美好。
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学之情。不知不觉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都五十年了,五十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都已两鬓白发。今天,五十年后再聚首,让我们激动、兴奋和自豪!激动地是,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兴奋的是我们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自豪的是我们还保存着一份至纯之情,至真之情!五十年的时光,足以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了人生百味,五十年的风雨,足以让我们体味了生活百态、苦辣酸甜。但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分深深的同学情谊。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怎样变化,我们的同学情谊,就像一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为了将本次毕业五十周年庆典晚会办得圆满和成功。此次筹委会的“执行主席”王振义从威海多次赶回至龙井。他精准考查,运筹帷幄。调动起了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将庆典活动锦上添花。办出“高大尚”来。韩美子同学当成了庆典活动的“大总管”。她事无巨细,日夜操劳着同学欢聚之事宜。她的家里貌似工作场所和同学聚集之地。老同学于德发出钱出力,他还多次设宴,为同学会的顺利进行摇旗呐喊,打气鼓劲。远在千里之外大连的笔者本人也觉得丝毫不能落伍。我动手及早就创作编写和赶制出数十份印制精美的诗朗诵《老同学半世 情深谊更浓》大看板和同学通讯录。我还为同学聚会购订了五十多件统一服饰的会服。老同学张国和主动承担地主之谊。迎来送往,拉人送客,买东西拉货物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身在兰州的老同学王洪江因老伴身体欠佳本不打算前来参会。他早早就给班上筹委会邮寄来二千元捐款(被退回一千元)。后来他被同学群网中的所体现出的热情所感染了。果断的买了机票,回到故里亲身参加了同学聚会。远在异国他乡的车七星老同学,由于工作脱不开身的缘故,他也早早汇寄一千元捐款。身在韩国工作的朴贞子老同学得知同学聚会消息之后,她不但及时赶回参会并捐款一千元。班级团支部书记的冯丽华,因老伴病卧在床脱不开身前往,她为同学聚会寄来了四大袋的俄罗斯巧克力。被我们尊称为筹委会“荣誉主席”孙景远老同学,他提前数日也赶到龙井,为筹委会成员和远道而来的老同学摆酒席接风洗尘。并且还进行了“现场办公”。助力解决了两辆客车和景区门票等同学会庆典所面临着诸多方面迫切需要和实际困难。并且还将珍藏多年好几大箱子的“好酒”也贡献出来了。两整天的同学会活动经费不足数千元,也由李陶,于德发两位企业家的老同学共同负担起来了。
从1974年6月8日毕业至今的这五十个春秋,不仅跨越了两个世纪,也跨越了我们这些老同学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转折;承载了我们不尽的牵挂和永远的感恩,也记录了我们成功时的喜悦和失意时的忧伤。同学的情最真,同学的意最浓,同学的爱最无私。五十年来,老同学们虽然各奔东西、聚少离多,有的甚至很少联系彼此没见过面。但是我们同学情犹在,我们相互彼此的挂念和关心犹在。人生沉浮几十载,同窗之谊情最真。昨天,正是今天最深情的回忆;今天,又是昨天梦想的现实;明天,我们将把今天这动人的一幕,深深地印在记忆的宝库里,让它永远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母校身边的海兰江水日日夜夜滚滚东流逝去。距母校数公里开外的琵岩山峰峦延绵,高耸屹立。海兰江,隔不断我们老同学的情深。琵岩山,高过我们老同学的谊长。借助同学欢聚之时,衷心地祝福我的每位老同学家庭幸福美满!心情阳光灿烂!健康如日中天!未来重逢可期!情谊地久天长 !!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代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鑫海文学》杂志社顾问。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0集(20余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