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听雨一定要夜晚
听雨一定要半山
最好有西窗灯花
还有海棠作伴
听雨一定要有闲
听雨一定要有钱
最好有蕙兰老酒
还有邻家丝弦
半山听雨西窗前
淅淅沥沥雨花弹
掌灯欲看秋池水
不慎掀倒银酒盏
推门篱夜不见山
隐隐约约丝弦远
海棠猜是红花瘦
崔云生的这首《听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而雅致的听雨画卷,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沉浸于自然之美的意境。
诗中首先强调了听雨的最佳条件:“听雨一定要夜晚,听雨一定要半山”,夜晚的宁静与半山的清幽,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喧嚣、适合静心聆听的环境。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理想中的听雨场景,需要有“西窗灯花”与“海棠作伴”,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古典美学的意蕴,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静谧的夜晚,倚窗而坐,赏花听雨的雅趣。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闲”与“钱”,表面上看似世俗,实则暗含深意。“闲”代表的是一种超脱的心态,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而“钱”则象征着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便难以享受到真正的闲适与自在。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融为一体,强调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蕙兰老酒”与“邻家丝弦”则进一步丰富了听雨时的感官体验,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饱满。
最后,诗人通过“半山听雨西窗前,淅淅沥沥雨花弹”的描绘,将听雨的场景具体化,使人仿佛能够听到那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结尾处,“心里又惦香蕙兰”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淡淡的忧愁与眷恋,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哲理。
崔云生的《听雨》不仅是一首描绘听雨场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引导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瞬间,体会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流,提醒我们要学会停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去倾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