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气息随着五月的暖风吹开了人们的心扉,前些天的阴雨似乎绊住了端午的脚步,气温刚刚升起却又不时地回头张望,但麦黄的香气连同杏熟的芬芳一起沁润着人们的鼻噏,感觉有些迟到的端午还是来了。
历史的背影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远去,轻盈的时间消失在不觉的指缝间,曾经风华正茂的我已垂垂老去,倏然,带有惆怅也有些甜蜜的回忆一下子涌向我沧桑的脑门,家国的情怀和个人的情感交织在端午的期盼里,在端午来临之际变得更加热烈而欢快。
端午的情怀辉映在五月的阳光里,如约的相逢让满意的心情眏衬在繁花绿叶的背景上,于是,那些曾经牵手的往事,点点滴滴,稀稀疏疏地浮现在记忆的屏幕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不由得怦然心动,如诗般的韵律倾泻在耳畔,撬动起嘴角的笑容,回味相濡以沫的过往,晶莹的泪珠不知是遗恨的疼痛还是幸福的冲动 ,潸然而下。
你我的思念也许正好邂逅在端午的节日里,如两片漂浮的孤叶在泛起涟漪的水面上偶遇,此刻,却少了许多儿女的情长。棕香在川流的人群中飘散交融,营造出了一种节日的特别气氛,端午的仪式感总是在每个场合每个时刻端然肃立,让快乐的节日充满了无限的遐思与追念。
人的生命里只有几十个端午,但用心地走过总比那恍惚地掠过精彩纷呈,认真的一撇一捺总能写出一个坚强站立的人,成就一个辉煌的人生。树起心中的希望,不要在经年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也不要被一时的繁华和诱惑迷失了方向。端午给人的启示就是要活得精彩,死得其所。
端午节本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却成了国家法定的节日,我常常不解地自问:无论是屈原的无奈或是伍子胥的悲壮无非都是小国的情怀,甚或是家仇私愤,为什么却能被后人永久纪念?千般思虑,万般解析,然后顿悟:端午节弘扬的是一种精神,舍我为国的精神,还有仁人志士的风骨,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鼓舞人们用永恒的信念跋涉生命的长河,谱写精彩的人生。
端午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流长,涌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彪炳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五月的暖风仿佛把我带到了汨罗河畔,我伫立在五月的端口,遥思先贤,禁不住踌躇满志,热血沸腾,随手掬来一束阳光,将妙曼的心情挂在摇曳的树梢,忽然间,我仿佛变成了钢铁战士,披甲冲向了硝烟的战场,又仿佛变成了一呼百应的先锋,挥斥方遒。
五月是悲怆的,屈原爱国的热情、报国的志向只能抒发在离骚的诗行里,但前赴后继的志士仍然追寻他的脚步,敬仰他那不朽的精神,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凝练,并在民间得以光大和辉煌。爱国者的事迹和光辉永远照领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奋进。端午的意义就在于此。
五月也是浪漫的,暖风徐徐吹来温柔的问候,拂拭着你我多情的面容,或者在你我别离的背上刻上思念的印记。或许五月的繁花能为爱铺上红毯,五月的芬芳能为情增添蜜意,甚至能步入婚姻的殿堂;或许曾经的相约变成了遥远的守望,但牵念的波动仍然在彼此的心间跳动,蓦然回首总能望见远方的招手,如旌旗飘扬在五月的暖风里。
五月更是高远的,她刚刚从春风里苏醒,就站在了热浪的潮头,闻着麦香,迎着朝阳,远眺秋日里挂满枝头的累累果实,预盼着冬天里丰足的收藏。安居乐业倚仗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实力,教育的成功,科技的进步,还要有人们富足的保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溯以往的历史,先贤们奋斗的业绩不正是我现在的安康,那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相信未来。
作者简介:季志平,陕西礼泉人,山东大学毕业,民盟盟员,研究员,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工作。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大奖,出版专业著作多部。2022年开始网络文学创作,先后加入了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已发表各类作品200多篇,阅读量超300万人次,曾创下一星期阅读量达25.69万人次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