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思今(七言诗)
文/陈世良 重庆
其一
遥望千里难相见,七次登临心中愿。
众鸟嫌弃高飞尽,孤云不留独去闲。
默默无声心寄托,相看不厌敬亭山。
追随玉贞梦心语,驾鹤西游魂飞仙。
其二
天生华夏灵根长,中华文明德流芳。
人生历炼儒释道,诗词歌赋韵心房。
西藏感染看朝圣,沐浴净土诗仓央。
仓央吉他曲心灵,儿孙膝下绕夕阳。
2024年6月6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言语到不了的地方,诗词可以;诗词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
这两首七言诗分别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深情寄托和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索。
第一首诗以“遥望千里难相见,七次登临心中愿。”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景的深切向往和对内心愿望的执着追求。“众鸟嫌弃高飞尽,孤云不留独去闲。”通过描写鸟儿飞离和孤云独行的场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默默无声心寄托,相看不厌敬亭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形成的深厚情感,敬亭山成为了诗人灵魂的归宿。“追随玉贞梦心语,驾鹤西游魂飞仙。”则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最终归宿的诗意想象。
第二首诗从宏观角度切入,以“天生华夏灵根长,中华文明德流芳。”颂扬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人生历炼儒释道,诗词歌赋韵心房。”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哲思,认为儒、释、道等思想体系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而诗词歌赋则是情感和智慧的载体。“西藏感染看朝圣,沐浴净土诗仓央。”通过西藏朝圣的意象,赞美了心灵的净化过程,以及仓央嘉措诗作中蕴含的纯净与超脱。“仓央吉他曲心灵,儿孙膝下绕夕阳。”则将视野拉回到日常生活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幸福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对中华文化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