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北 与 南(纯属虚构)
鞠远斌
40
方言“随大流” 与国语“随波逐流”,粗粗一看词义相近,细细想来却不相同。方言“随大流”其实和国语的“跟潮流”、“赶时髦”等更接近,都有紧随世界发展的潮流、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踏准时代生活节奏的意思。“当然,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理解自有没同滴。比如农民,大家种柑就跟倒种柑,大家种姜就跟倒种姜。赚钱没赚钱,到时再讲咧。哈哈。”南林笑着对少林讲。
少林笑了,说南林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后,好像有好多的感慨啊。她问他,聚会好不好玩啊?有谁去了?南林聚会回来,一直没有说说聚会的经过,却说起“随大流”的方言了,让人有些莫名其妙啊。“好玩呀,同学聚会好热闹滴。”他笑着讲。“恁子好玩呀?更久都没见讲来听。是没是‘讲我听又没懂,带我克又累’呀?”少林笑着讲。
南林好像一点没有感觉到少林要岔开话题的意思,他不跟着少林讲聚会的事情,而是继续按着原来的思路走。“再比如讲股民,听讲有钱赚了就一窝蜂冲克股市,反之就跟倒大家逃离股市。更子一来,股民都是死滴多了。嘿嘿。”南林笑着讲。他说,这也是“随大流”,也叫“羊群效应”。“没懂哦。嘻嘻。”少林讲。
“一唱卡拉OK时,大街小巷歌声此起彼伏;一跳交谊舞时,各种场所都是碰擦擦;一搞同学聚会时,各个休闲山庄生意兴隆;一开手机微信时,个个都在玩朋友圈。还有骑马舞、广场舞、小苹果……其实,随大流就是与时俱进啵。呵呵。”南林和少林讲。她笑嘻嘻,说他尽“瞎掰”,说的东西像绕口令,她听了头晕。
“照你更子讲来,张凤也是个‘与时俱进’滴人,她就是一直紧跟倒社会潮流走到今天滴呀。”少林不知不觉地随着南林的节奏、跟着南林的话头聊了起来。 她说张凤曾经就跟她讲过“没是吹滴,我就是个跟得上时代潮流滴人,免得恁子会有今天呀”的话。她说张凤说这话的时候,满脸一副自豪的神态。南林笑哈哈地说,看得出张凤是那样的人。
少林说,张凤讲在学校时,跳“忠字舞”啊,开“讲用会”啊,搞“大批判”啊,她都是很积极的,冲在前头的。参加红卫兵,参加共青团,她也是奋勇争先的。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展,她积极报名去插队。招工大潮到来时,她同样积极争取回城。张凤说,她总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呢。“真是更子滴啵,等到社会上流行搞情人了,张凤就奏了书记滴老情人了,接倒就步步高升了。”少林讲。
南林说,过去把个人生活作风看得很重,如今却看得很随便、无所谓了,婚外情甚至成为某些人炫耀的资本。他说,经常听见某些人吹嘘有本事,说是很多女人喜欢围着身边转,已经搞到手好多好多漂亮女人了。“玩女人就玩了咧,还到处克讲,生怕人家没晓得他几鬼够力更子。”南林讲。他叹息说,没办法了,世风日下啊。
“听讲过更子滴民谣咩,‘有一个情人滴是人物,有几个情人滴是动物,没有情人滴是废物’。哈哈。”他大笑着讲。少林笑嘻嘻,说南林也是个人物了,在南宁有个老情人啊。南林笑了,说少林“又在瞎掰了”。“总讲有个老情人,有呀,就是你咧。我承认呀,你没承认是咩?嘿嘿。”他讲。
少林笑嘻嘻说,她是他的老婆,不是情人啊。南林说,中国人夫妻互相称呼“爱人”,而在外国人看来,“爱人”就等同于“情人”啊。“你莫讲,外国人在这点上确实显得比国人有文化滴。哈哈。”南林笑着讲。她也笑着讲:“更子讲滴话,我们真滴就是情人了。嘻嘻。”她说,看来,有个情人是正常的啊。
南林笑了,说“是呀”,有个情人是很正常的,关键就在于某些人有好几个情人呢,那就成了民谣说的“动物”了。哈哈。他说,人们常讲凡事要有个度,做得合适了就好,做得过分了就不好了。“就像跳远比赛更子,离起跳踏板太远就会影响成绩,而踩对起跳线了就挨犯规。再比如讲炒菜放盐,放少了菜没有味道,放多了就咸死人克,只有放得合适了,菜滴味道才鲜美呀。所以讲,奏人、奏事一定要看准了,没要乱来滴。”南林讲。他说,什么时候,在社会上都不能胡作非为的。
少林笑了,说南林又来绕口令了,她受不了了。嘻嘻。“哦,忘记告诉你了,张凤改名字了,现在她喊奏‘张凤英’了。”少林讲。南林笑哈哈,说“张凤”这个名字不错的啊,为什么要改啊?“张扬高傲滴凤凰,张开翅膀飞翔滴凤凰,张开胸怀欢迎领导滴凤凰。没是几鬼好啰。哈哈。”他讲。少林说,人们不知道张凤为什么忽然改名字了。不过,大家一时不适应,还是叫她“张凤”或者“主任”什么的。“可能慢慢就要习惯喊她‘张凤英’了,免得她哪天没高兴了,就会发气了。”少林讲。南林说,嗯,要注意一些,但凡当官的,脾气大多是反复无常的呢。“真是没好惹滴啵。”他讲。少林笑嘻嘻说“嗯”,当然会小心的。说完,转身就忙去了。
南林看着少林在忙,心想,她怎么这么关心同学聚会的事啊?嗯,她有些小心眼啊,都说“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啊。嘿嘿。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啊。事实上,有这种现象存在的,也还有其它“七卵八泡”的事情存在呢。但这不是说,所有的同学聚会都是乱七八糟的,不能以偏概全啊。他想。
我们同学聚会多次了,虽然不像少林她们同学聚会时戴着红领巾模拟在学校上课的情景那样,也不像王芳她们同学聚会时又唱歌又跳舞又表演诗朗诵节目那样,但也是蛮有意思的啊。老同学分别已久,欢喜的聚在一起,无拘无束、谈今叙旧、畅所欲言、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很好玩的啊。南林想着。他觉得,聚会不必拘泥于形式,大家开心就好。
到“河东会所”聚会,本来说好和陆平一起去的。但周三时,陆平的几个网友叫他第二天去青海旅游,是骑单车去,还要到青海湖去看看。南林问陆平,是打算去“河东会所”聚会还是去青海呀?陆平想了想,决定还是跟网友去旅游。他说,老同学聚会的机会很多,大家都在柳州啊。但是,和网友骑单车去青海旅游的机会就不多了,机会难得啊。南林听了,说“好吧”。
那天,老同学如约到了“河东会所”。但是,只去了16个人。南林看了看,有小李、小王、小兰、小梅、小覃、小黄、小张、小冯、小刘,还有老谭、老梁、老罗、老徐、老林、老陈。他看到,女同学基本都能按时到达并手脚麻利地忙起来了,男同学稀稀拉拉的久不久到达一个而且一进餐厅就一根接一根地抽起烟来。
南林笑哈哈,调侃说女同学都是贤妻良母类型的,男同学都是游手好闲类型的。他到厨房去,说有什么要做的,好帮忙啊。小李说,没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几个女同学随便动动手就搞定了。她说,她们是在家里做好了一些菜带来的,到这里再搞几个就行了。“没有事情做了,就坐倒吹牛喝茶咧。”小刘笑嘻嘻地讲。
小王说,“河东会所”的老板是她的亲戚。现在经济不景气,餐饮业也受影响了。这里一般是晚上做些生意,白天就闲着了。她和老板说了,借用一天,做老同学聚会的场所。“这凯厨具、餐具总齐全,我们自己动手煮就得了。”小刘说,这样好方便的,也好好玩的。
嗯,原来聚会是搞“自助餐”啊。“真正滴‘自助餐’啵,完全是自己动手奏滴一餐呀。”南林笑了。他看了,小刘带来了她拿手的“爽口肉”,小黄带的是“东坡肉”,小梅带了“豆腐波”,小兰带的是“盐水花生”和“丸子”,小王煮了“肉稀饭”,小李带来了南瓜等食材,正在忙着做美味的“南瓜饼"。其他几个也围着锅台,做着“炒牛肉”、“炒粉”、“鸭脚煲”等各种美食,厨房里香味四溢。南林说,他吃过小李做的“南瓜羹”,味道不错啊。小李听了,笑嘻嘻的。
“老吴没是讲来聚会滴啰,恁子没见来呀?还有几个呢,恁子也没见来呀,都忙死马克了?”南林问小张、小李等人。小李说,老吴去湖南旅游了,老方去四川旅游了,老李去西藏旅游了。南林哈哈笑,说他们几个都往西南方向去了,如果碰巧见面就好玩了。他问通知王多多没有,小张说通知了。她说王多多没有空,忙着帮老板打工。南林听了,说“是吗”,怪不得一直没有看见他呢,原来是忙着赚钱啊。
开桌了,开桌了。小刘高声地说。南林一眼看去,高兴得哈哈笑了,几个女同学忙了一阵,就摆了满满的一桌美食啊。他看那圆形餐桌真够大的,足足可以坐得下30来人呢。要是坐满人了,一定非常热闹啊。南林想。
小兰到此吃过饭,比较熟悉。她按下一个开关,巨大的餐桌就缓缓转动起来,桌上的一盘盘美食佳肴就像盛开的花朵。“哈哈,够力啵,自动旋转,没用动手滴。”老梁笑着称赞不已。老徐笑了,指着圆桌上的一个个花型图案说,这是电磁炉来的,是给每个客人吃火锅的。“我早就用过了,打火锅几鬼方便滴。”他讲。
南林不禁哈哈笑了,心想,真是够现代化了,去过“京都”、“丽晶”、“柳州”等星级宾馆,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餐桌啊,如今的餐饮文化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先进了。他想,都说以人为本,各方面都为人考虑得很周到,很方便啊。又想,凡事都太周到、太方便了,会不会害了人啊?
“是滴啵,人们总想稳坐倒吃、睡倒吃,样样没用动脑、动手就好了,就舒服了。可是,人类会没会因此而退化呀?嗯,这没一定就是好事情滴咧。”南林心里嘀咕着。看着兴高采烈的同学们,他想,这也是一种潮流啊,顺应社会潮流,也说不清楚什么好不好的了。还是那句话,开心就好,尤其是老同学聚会。
南林打开一瓶“干红”说,女同学做了这么多美食,辛苦了,来喝点红酒吧。他说,红酒是陆平叫他带来的,陆平临时跟网友去青海玩,说这次聚会就缺席了,不好意思了。小刘笑嘻嘻地说,下次同学聚会,就叫陆平做东了好咩?“好呀,好呀。”大家一阵欢呼。
小冯、小王、老梁和老罗既是同学,也是生产师的战友。见面了,一边吃一边就嘻嘻哈哈地说起了当年。南林问他们生产师的战友经常聚会吗?老梁说是好多年才聚一次。小王又说起王多多,说他在农场被一帮人用刀砍伤。“黑死人了,我看见他一身滴血,脚都敢软克了,那时。”她心有余悸地讲。小冯说,那天她被安排去挑柠檬桉树叶,好晚才收工。回来才知道王多多被人砍伤一事。“唉,想起来好可怕嘀咧。”她讲。
南林说,听王多多讲起过在农场收柠檬桉树叶。“听讲是拿来榨油滴。”他讲。小冯说“是呀”,榨油来做化工原料。她说,挑着一百多斤的树叶走十几里路,累得脚困腰酸肩膀痛。“每天喊死克,但又没得没奏呀。”小冯讲。小王摇头说,一讲起在生产师的岁月就伤心啊。“真是‘往事没堪回首’呀。”她叹气讲。
老林、老罗、老谭喜欢“买码”,聚在一起,自然就说起“码经”了。南林对“买码”不感兴趣,看着他们谈论得眉飞色舞的样子,心想,隔行如隔山,对这些八卦的东西真是一窍不通啊,哈哈。他想,要是陆平在的话,大力鼓吹宣扬他的“三民主义”,或许对老同学有好处的。
老谭说,他“买码”心水好灵的,百买百中。“那次搞得了一万块钱,哈哈。”他笑着讲。“哇……”老同学听了一阵惊呼。“后尾有一轮搞错,一下子挨亏克论万块。”老谭又讲。“唉……”大家叹息不已。南林听了,在心里偷笑。嘿嘿,老谭啊……
男女同学一边吃着,一边聊得正欢。“那天克太阳村,搞得了几个大南瓜回来……”老林话还没有说完,小黄就急着插嘴说,是给猪吃滴咧你也吃?大家突然听到这话,都笑起来了。老梁就问小黄吃不吃香蕉?小黄笑着说“吃呀”。老梁就笑哈哈了,说香蕉是给猴子吃的,她为什么也要吃呀?小黄听了,又急又笑地说着“没是,没是”,但也没有说清楚什么“没是"。一桌人看了,更加欢笑起来。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