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在时间中的母亲
文/李威
领养中心最后一个被剩下的孩子
等啊等,终于等来了——
不是她的母亲
而是等来了给她一个母亲的拥抱的
她的女儿
领养中心最后一个被剩下的孩子
是多么幸福的孩子
虽然等来的
是她的孩子
但她也就等到了母亲
英法合拍电影《陷在时间里的父亲》
那位父亲始终停在一个时间点:
女护理来家的那一天
——那位女护理
像他失去多年的小女儿
诗人安妮的母亲也陷在
她女儿 - 母亲
来接她回家的时刻
陷进这一幸福中的两个相依为命的人
互为母亲,和女儿
2024.5.24午11:45
这首诗《陷在时间中的母亲》,作者李威,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亲情与时间的关系,特别是母女之间身份的交织与情感的轮回。全诗分为几个层次,逐步揭示了爱的传递与身份的超越。
### 第一部分
“领养中心最后一个被剩下的孩子,等啊等,终于等来了——不是她的母亲,而是等来了给她一个母亲的拥抱的,她的女儿。”
这里,诗人创造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个长久等待领养的孩子,最终没有等到自己的生母,却等来了一个愿意成为她母亲的人—她的女儿。这种时间的错位,展示了爱的无私与延续,女儿成为了母亲的角色,体现了亲情的传承与反转。
### 第二部分
“领养中心最后一个被剩下的孩子,是多么幸福的孩子,虽然等来的,是她的孩子,但她也就等到了母亲。”
这部分强化了前文的意象,强调了这个特殊关系中的幸福感。孩子通过被领养,不仅获得了家庭,还间接地得到了成为母亲的机会,这是一份双重的礼物。
### 第三部分
“英法合拍电影《陷在时间里的父亲》那位父亲始终停在一个时间点:女护理来家的那一天——那位女护理,像他失去多年的小女儿。”
引用电影情节,进一步深化主题。父亲的时间停滞在与女护理相遇的那一刻,女护理的形象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展现了记忆与情感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定格,形成一种永恒的连接。
### 第四部分
“诗人安妮的母亲也陷在她女儿 - 母亲来接她回家的时刻,陷进这一幸福中的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互为母亲,和女儿。”
以诗人安妮的母亲为例,描述了一种相互依赖、身份互换的母女关系。在这个特殊的瞬间,母女角色交融,彼此既是对方的母亲也是女儿,体现了亲情关系中深刻的相互理解和支撑。
整首诗通过这些不同的故事,构建了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亲情与爱的复杂网络。它告诉我们,爱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改变我们对传统角色的理解,展现出一种超越血缘的深刻联系和情感的循环往复。每个角色都“陷在时间中”,但正是这份“陷入”,让他们找到了彼此,体验到了最纯粹的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