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创造历史(诗歌)
文/陈振家
天人合一的故事,包括天时,
天人,
天趣这样一些元素。
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无趣,
也不是你想象的
那样浅薄,
更不是你认为的那样漫无头绪。
只要你真正懂得了天人合一,
你就找到了人生的机趣,
你就会觉得奥妙无穷,
也不会误入歧途。
天人合一是有趣的
神秘的
潜在的
一种形态。
每个时代都盘根错节,
有意识和无意识互相渗透,互为因果,
需要你的悟性,
你的修为,
找到与你同频的人,
让你去发现和实践。
每个时代
都有每个时代的框架,
这就是天时。
你想一想,
《三国演义》写的是汉朝末年的事情。
然后写了三国两晋,
那就是一个时代,
在那个时代,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西游记》讲的是唐朝的故事,
就唐皇李世民派那个唐三藏到西天取经,
然后师徒四人,
这消灭了很多妖怪,
取得了真经,
为人类造福,
它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水浒》那个天时,
讲的是宋朝的故事,
洪太尉误走妖魔,
把一个庙门打开了,
里面有个井。
井里面锁着108个妖怪,
天罡星,
地煞星,
他把那个庙门炸开以后,
那个天上的星,
地上的星,
108个英雄就降生到人类来了,
然后他们就各显神通,
这也是讲的天人合一的有趣的故事。
那个《红楼梦》就是讲的清朝的故事,
曹雪芹用贾雨村、甄士隐两个人物
创造了宁国府、
荣国府
大观园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
里面有上千个人物,
都是互为亲戚,
上下级关系,
四大家族,
然后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样一些关系之间,
有的有恩仇,
有的有爱情,
有的有富贵,
有的有卑贱,
有的有乱伦,
有的有修道。
有的有各种才能的发挥,
表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所以这都是
有天时作为一种框架。
姜太公钓鱼的时候,
周朝的文王
发现了他是个人才,
就用一个车子把他拉回家。姜太公要周文王亲自拉。
周文王他不得不以礼贤下士,
拉了800步,
于是姜太公就赐给了他800年的江山。
如果给他多拉一些步,
他的江山还可以多延续一些年,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有趣的故事。
所以龚自珍说: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境界,
一些优秀人物,
一些开悟的人,
也总能通过老天爷这个筛子,
总会筛出一些优秀的人来,一些拔尖的人来,
这样呢,这个社会这个人才的结构,
他(她)也都是处在社会的深处,
有的是按地位来的,
有的不是按地位,
而是按他(她)的这个觉悟的成就的。
每个人的层面不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是这个道理。
你要找到你的知音。
你要知道
是英雄创造历史,
历史造就英雄。
天人合一的故事,
车载斗量。
从中我们
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这首诗深刻探讨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体现,以及英雄与时代之间的相互塑造关系。作者陈振家用丰富的历史典故与文学作品为例,阐述了“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也是理解历史与个体命运交织的关键。
诗中提到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时”框架下,英雄人物如何应运而生,又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展示了时势如何造就英雄,而英雄的行动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体现了“英雄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的辩证关系。
通过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典故,作者进一步强化了“天人合一”中的“天时”与“人和”相辅相成的理念,强调了识人用人之重要,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的作用。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则被引用,强调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卓越人才脱颖而出,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全诗借古喻今,传达了一个核心信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挑战,而那些能够洞察“天时”,顺应“天人合一”之道的英雄人物,不仅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也能够深刻影响历史的轨迹。同时,它启示读者,每个人虽处于不同的社会位置,拥有不同的天赋和使命,但只要能够找到与自己“同频”的人,理解并践行“天人合一”的智慧,就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推动时代向前的力量。
总之,这首诗是对历史与个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不仅要认识和把握时代的脉搏,更要勇于担当,成为自己时代的英雄,共同书写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