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包袱》由陈振家所作,深刻而富有哲理地探讨了人生、文化和个人负担的主题。全诗以“包袱”为隐喻,寓意每个人在生命旅途中背负着各自的历史、理念、追求与责任,这些构成了个体独特的精神世界和行为动机。包袱(诗歌)
文/陈振家
每个人
都有一个背景,
都有一个包袱。
每个人都背着包袱
默默前行。
研究故事的大师是纳博科夫,
他说故事就是黑色幽默。
研究语言的大师是维特根斯坦,
他说语言是一种游戏。
研究疯狂的大师是福柯,
他说只有疯狂的人才是可爱的人。
研究荒诞的大师是克尔凯格尔。
他说荒诞是意义的延伸,
知识即创造性的摧毁。
中国的满天星斗是诸子百家,
尽管他们的学问
异态纷呈,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一致的相信:
天人合一。
他们声称天人合一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老子的包袱里装的是
道法自然。
孔子的包袱里装的是
克己复礼,
孟子的包袱里装的是
仁义道德,
庄子的包袱里装的是
逍遥游。
竖看历史,
横看网络,
每个人都有一个背景,
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包袱。
默默前行。
你呢
我呢
芸芸众生
包袱里装的是大米
和爱情。
我们一起前行
挤眉弄眼
自以为得计。
呵呵。
开篇,诗人通过提及纳博科夫、维特根斯坦、福柯、克尔凯格尔等大师对故事、语言、疯狂、荒诞的不同理解和诠释,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多样性及其对世界的不同视角。这些大师的观点,如同他们各自的“包袱”,影响并启迪着世人。
随后,视角转向中国古代哲学,用“满天星斗”比喻诸子百家,强调尽管他们的学说各异,却共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仁义道德”、庄子的“逍遥游”,都是他们背负的“包袱”,蕴含着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将视角拉回现实,指出在历史长河和现代网络社会中,每个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在背负着自己的“包袱”——或许更为平凡实际,如“大米和爱情”。这里,“大米”象征基本的生存需求,“爱情”则代表情感与精神寄托,二者构成大多数人生活的基本面貌。
最后,诗人以幽默而又略带讽刺的笔触描述人们在生活重压下“挤眉弄眼,自以为得计”的状态,暗示人们或许并未真正理解自己所背负的“包袱”之深意,却依然乐观前行。以“呵呵”收尾,既是对人性的温柔嘲讽,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无奈又不失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包袱”这一意象的多层挖掘,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性中既沉重又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