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校忆青春(散文)
作者:许妃六
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细小的云片在浅蓝明净的天空里泛起了小小的白浪,晶莹的露珠躺在我家门前的树叶上,像水晶球似的闪闪发光,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早晨。我和老伴儿带着几个孙子孙女迎着早晨的清风,踏着轻松的步伐,怀着兴奋的心情向着乌石中学漫步而去。
乌石中学坐落在国家级中心渔港的东南方,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面上中学。乌石中学离我家很近,几乎每天我都从这里经过,但是我从来都没进入校内看看。不过我可以肯定,现在的校园早已焕然一新。
不知不觉已来到了跨别四十多年的学校门口,我的心中激情澎湃,思绪万千。校门上方插着的国旗和彩旗沐浴着阳光,在清风中舒卷自如。横幅上的“雷州市乌石中学”几个大字闪闪发光,是那么的庄严。
我们踏进校门来到校园的阶梯下,校园被高高的护栏围墙围着,阶梯左边的护栏围墙刻着文字:“弟子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右边的护栏围墙刻着“蜈蚣武”记载着乌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踏着阶梯拾级而上,走进了这座散发着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我的心中依旧涟漪荡漾,好像又回到了母校的怀抱。
原本闹哄哄的校园,在星期天的日子里,变得静悄悄的,只有花坛里翩翩起舞的蝴蝶和飞来飞去的蜜蜂在忙碌着,偶尔听得见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歌。校园里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校园。
我的老伴儿带着几个孙子孙女去玩她们的游戏去了!
我沿着大道兀自边走边看,望着学校中的每一棵树木和花坛里的花儿,它们似乎都微笑着并轻轻的述说:乌石中学一直盼望着你们回来走走看看。大道两旁的小叶揽仁树伸直着手臂,像一把把撑开绿绒大伞,为老师同学们遮风挡雨,又像一个个战士挺直腰杆在守护着校园。
斗转星移,四十多年前的二层高学校办公楼映入我的眼帘,容颜依旧,只是越发沧桑了许多,坐落在校园中央。办公楼顶层前面悬挂着电子屏幕,楼下中间开间是行人通道。行人通道的左边有升旗台,升旗台上竖着一根银白色的大概有9米多高的旗杆,旗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我沿着行人通道走去,只见熟悉的办公楼的两侧各有一行平房教室,它们紧挨着办公楼,与办公楼形成一个开口向东的“U”字型马蹄。我非常庆幸学校在翻新的同时留下了历史久远的办公楼和那两行平房教室,与现在新建雄伟壮观的办公楼、教学楼、科学楼不同,它们安居一隅,是学校历史的珍贵见证。
踏进办公楼的走廊,我怀着一腔炽热之情沿着教室的走廊慢慢走着。回顾昔日的走廓,藏着多少昔日的记忆。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与走廊里的嬉戏打闹,交织成一幅美丽的连环画,定格在记忆中的一页。教室外高大的木麻黄树和地面铺满的六角预制水泥地板砖,也随着我的脚步走进我的回忆中。它们还在向我炫耀它们的坚强呢……
在我面前的那间平房是我读书的教室,是知识的海洋!四十多年前,高中的我坐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学习,它承载着我的青春年华和奋斗的足迹。回顾往事,想起慈祥和蔼的老师,想起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嬉戏的欢乐情景,想起我的同桌,好像回到了从前。我行近教室透过窗户,寻找教室里我读书时最喜爱的桌子、椅子,它们是我学习不可缺少的好伙伴,通过它们我学到了知识。可是时光斑驳了记忆,怎么找都找不着。我只好把目光投向老师讲台上,看到黑板上保存着一幅美丽的黑板报,再次唤醒我早已消失的那些记忆。
我移步校园里,继续搜寻记忆中的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可是走来走去,转来转去,终是找不到踪影。食堂、水井更是没有了一丝痕迹,只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雄伟壮观的教师宿舍楼和师生们生活用水的水塔。
我又行走在空旷的运动场上,目之所及皆成回忆,心之所想皆成过往,天空格外的蓝,空气格外的甜,微风特别的暖。这里没有嘈杂的呼喊声,也没有满眼是人的场景,只留下了一片宁静。运动场的位置在校园的南端!它的北侧和校园之间有一条行人、行车通道,从大门口直通运动场至校园;东侧坐落着一座露天文化楼,文化楼的东北方设有乒乓球场、蓝球场;南侧潭水清澈碧绿,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鱼儿跃出水面戏水,鸟儿成群结队的在空中晨练;西侧是休闲区!休闲区榕树高大而茂盛,它们的枝叶交错,形成了一片天然的遮阳伞。阳光透过繁密的树叶,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的指纹,独一无二。地面每隔数米处安放着一张大理石椅,为在这里运动、歇息、看书的老师同学们提供了一片凉爽的避风港。
空旷的运动场里全部用粗砂铺盖着,有足球场、网球场、田径场、做操场等等。我踩在运动场跑道上慢慢的跑,一圈、二圈,脚步声清晰而有节奏,仿佛是在和这片宁静对话。
忽然,脑海浮现出了四十多年前这里的校园情景!那时候学校规模比较小,办学条件也比较简陋,学科也比较不平衡。学校没有校门,只有北边一段围墙,其他三面基本上都是全开放的。一栋二层的办公楼,八间平房学生教室,老师、学生住的宿舍都是瓦房,学校食堂也是瓦片盖着,它的建筑面积约有70平方左右,整个校园的地面都是赤红土凹凸不平。
看看今天的校园,真的今非昔比,让我不得不停止了脚步,目光朝着校园重新四处探望:哦,校园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几代人的努力,展现出全新的韵味!现在学校占地面积约7832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60平方米。湛蓝的天空下,绿树掩映的教学楼3幢,科学楼1幢,办公楼1幢,它们承载着培养学生的重任。楼顶宛如一座巍峨的塔楼,层层叠叠,犹如一个巨大的书堆,象征着知识的积累。老师宿舍楼15幢,学生宿舍楼2幢,学校食堂1幢,还有气势雄伟的入校大门和师生生活用水的水塔。它们别具一格,在一缕柔柔的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就像是一幅墨绿跟青蓝交杂的水彩画,似乎传说中的海市蜃楼。校园中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草坪、花坛点缀相衬,育人环境十分优雅,这都给了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让我亲眼目睹了乌石中学经历了4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绩!
我深情地望着校园,回想起昔日每一个在它身上留下的那串或深或浅的足迹,总是感慨良多,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让我追寻到自己的青春记忆和昔日母校的校园生活往事。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雅兴!我朝着叫声方向看看,只见我的老伴在那边招手叫我,她的声音很温柔,像一缕清风吹过心田,她称呼我老伴哦!老伴哦:快来这边哦,我们的孙子孙女们想和你做游戏哦。孙子孙女们又紧接着连连向我发声:爷爷快来的,早上你和奶奶说好带我们来学校一起玩游戏的。虽然有些无奈,但我还是朝他们走去。
我看着孙子孙女们开心奔跑、嬉闹,感受到她们的活力和快乐,仿佛回到了自己童年的日子。这种与孩子们共度时光的愉悦感觉让我心情舒畅,忘记了一切烦恼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作于:2024-04-06
作者介绍:
许妃六,男,广东湛江雷州市乌石镇人。《鱼饼在记忆里飘香》参加“中国好文章”大赛获奖,入编“静思语录”,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墙壁上的小榕树》参加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获一等奖,入编2023年度“全国文学精品选”,后又经编委会评审被评为特等奖,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版集》(2024年卷);《永远的思念》参加“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荣获“中国十杰作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