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曾国凯同志的“新州”情缘
周中金
在这悠长的岁月河流中,我与曾国凯同志的交集,仿佛一叶扁舟,轻轻摇曳于记忆的波澜,缓缓驶向名为“新州”的心灵港湾。
在工作时,我们同在湖北省武穴市的政务星图上,各自为政,他以政法委副书记的身份,肩挑武穴市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的重任,我则在住建局的天地里,同样肩负综合治理的使命。这份工作,如同昔日计生政策般举足轻重,一票可定乾坤,让我对曾国凯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他的经验与决断,是我学习的航标,生怕在航行中偏离,影响全局的和谐与进步。
曾国凯与我年龄相份,这位曾在湖北武穴市大法寺镇耕耘过的政府主要领导,他的故事如同田野间的清风,吹散了我关于农村工作的无知与迷雾。他的言谈间,那些棘手问题的化解策略,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我认知的空白,让我的心灵田野上也开满了智慧的花朵。
而今,他以墨香氤氲的笔触,勾勒出一篇关于他的老乡湖北武穴市龙坪镇长江之中的“新州村”的散文,如同晨曦中的一抹温柔,让我不由得沉醉。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他对故土新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种对岁月静好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他笔下的新洲,是晨光中闪耀的知识灯塔,是石砌堤坝上铭刻的坚韧,是老屋前流淌的家族记忆,亦是村干部们辛勤汗水浇灌的希望田野。
他的这篇优美文字的盛宴,不经意间唤醒了我尘封的记忆——1979年的那个秋天,一位来自新州的战友,用一口非典型的武穴方言,编织了一场美丽的误会,让我错以为新州即是我所熟知的长江之心。这场误会,如今想来,却如陈年佳酿,愈发甘醇,成为我对新州人乃至曾国凯先生尤为深刻的印象与无限敬仰的源头。
于是乎,这份因“新州”而起的情缘,不再仅仅是对乡土的共同怀念,更升华为一种对人性光辉的共鸣,一种对过往美好与未来憧憬的交织。在曾国凯先生的笔触引领下,新州不再是简单的一方水土,它是时间的低语,是情怀的寄托,是我们心中那片永恒的绿地,滋养着友情的种子,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
附曾国凯同志昨天写的“新州”美文
归途新洲,岁月静好,变迁与坚守
曾国凯/湖北武穴市政法委
晨光熹微,2024年5月16日,我携着对故土的眷恋,与范老师一同骑行,踏上归途,寻觅那份遗失在岁月中的宁静。车轮之下,是武穴城的历史脉络,每一道车辙都似在诉说着我的老家湖北武穴市龙坪镇老江心之村的的新洲村从古至今的变迁。
龙坪渡口,江风习习,水波不兴。船上,人们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他们或驾驶汽车,或骑行三轮,或驾驶摩托,脸上洋溢着对夏收的期待与喜悦。同船人的话语中,透露出新洲人民对土地的热爱与坚守,那是一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田野。
越过坝顶,新洲学校的教学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那是知识的灯塔,照亮了一代又一代新洲人的前程。骑行在乡间小道上,我感受着岁月在新洲村留下的痕迹,那些卫生所、兽医站、供销分店……它们静静地诉说着新洲的历史,也见证了新洲人民的坚韧与智慧。
来到西河坝,眼前是雄伟壮观的石砌拦水坝,那是新洲人民百年抗洪的丰碑,也是国家对新洲的深情厚爱。坝外,新建的拦水工程已经初见规模,它们如同守护神一般,守护着新洲的万亩良田,让新洲的百姓安居乐业。
穿过芦苇林,我来到了自家的老屋前。连三、连二老屋依旧完好无损,它们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也承载了我对家的深深眷恋。站在坝顶,我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激与自豪。
新洲的村干部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他们为了新洲的繁荣与发展,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他们争取国家长江委的支持,建设了西河拦水工程,让新洲的百姓有了地种,有了生活的着落。同时,他们也鼓励新洲人民勤劳耕作,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洲人民用他们的坚守与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让新洲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归途新洲,我感受到了岁月的静好与变迁,也看到了新洲人民的坚守与智慧。这片土地见证了新洲的兴衰与变迁,也孕育了新洲人民的坚韧与勇气。愿新洲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新洲的百姓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