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黟桃源诗意浓
文/淡泊风云(安徽)
古朴的烟火渔亭
吮吸桃花源的甘霖
矫美健壮
探秘 逆流而上
山涧潺潺溪流
滋润一路桑竹
傍山蛇行的陆路
穿越隘口桃源洞
仰视所获
陶公休憩的红墙庙宇
呼唤着巜桃花源记》的灵感
研墨运筹的浔阳台
是陶公田园诗篇的开端
追寻五柳先生的足迹
闯开桃花源的一片天
涉水十里桃花路
跨越石山天地宽
果真巜桃花源记》那般
没有争斗没有外界的喧嚣与烦杂
只有劳作只有与世隔绝的烟火
这里的水能照见你的人影
鱼儿快活得想唱歌
禾苗绿得直流油
早闻鸡鸣晚听犬吠
茅屋里偶尔传来阵阵嘻笑
这也许就是桃花源里
最好听的声音
向往,这如诗如画的桃花源
陶公一路奔波南山脚下
在陶岭竣建守拙园
醉于田园风光
树“桃花源里人家”之风范
培植生生不息的桃源文化
如东升之朝阳
绽放璀璨的光芒
这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古典韵味的投稿作品,作者以安徽省黟县(古称古黟)为背景,借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宁静祥和的理想世界,巧妙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情怀。以下是对此文的一些赏析与点评:
1. **意境深远**:开篇即以“古黟桃源诗意浓”点题,随后通过“古朴的烟火渔亭”、“吮吸桃花源的甘霖”等句,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古典山水画卷之中。
2. **文化底蕴**:文中多处引用和化用《桃花源记》的元素,如“穿越隘口桃源洞”、“陶公休憩的红墙庙宇”,既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致敬,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山涧潺潺溪流”、“傍山蛇行的陆路”等自然景观描写,与“早闻鸡鸣晚听犬吠”、“茅屋里偶尔传来阵阵嘻笑”的生活场景交织,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
4. **情感抒发**:文章通过“追寻五柳先生的足迹”、“向往,这如诗如画的桃花源”等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现实世界纷扰的超脱态度,情感真挚且深切。
5. **结语寓意**:结尾部分提到“陶公一路奔波南山脚下,在陶岭竣建守拙园”,不仅象征着对古代隐士文化的传承,也寓言式地提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景,强调了文化自信与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总之,这篇投稿以“桃花源”为线索,融合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