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村史观
●作者/安焱(陕西宝鸡扶风)

我的故乡高望寺村皆因境内千年古刹一一高望寺而得名。高望寺村位于关中道西部,秦岭主峰一一太白山脚下,离扶风县城十五公里的西南角,隶属扶风县午井镇所管辖,东临午井古镇,西接凤鸣岐山,南与塬边眉县接壤。自古就有“鸡鸣一声听三县”的美誉。
高望寺村置身于南北二山(秦岭一一乔山)环抱,相拥在wei水与渭河之畔。境内自然风貌,得天独厚;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有平原,有沟坡,有洼地,有梯田,有窑洞,有涝池,还有古老的安氏祠堂和镇村之活宝一一空空楸。
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村民安子健会同乡老冯德华及众乡亲在衰败的高望寺内首创“高望寺私立初小”,在扶风县西南地域独树一帜,且一时名声大噪。后来,安应汉曾担任校方领导职务,吸收和接纳贫寒子弟入学就读,为当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1949年7月的扶眉战役中,彭德怀命令解放军一野工兵团六军驻防高望寺区域,六军指挥部就设在以寺改校的高望寺内。哨兵登上高如千尺的古楸值班放哨,高瞻远瞩,观察敌军动态,保障战役胜利推进。这棵千年古楸不仅高大粗壮,且枝繁叶茂,在村民众乡亲心目中,具有神圣的位置。
全国解放后,地方政府及各届村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继续沿用寺院风水宝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后扩大建校规模,建立高望寺初中,高望寺小学。学校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狠抓教学质量,增设安永成奖学金,先后培养出“陈黄”二学子考入清华大学等众多优秀人才。

礼赞古寺千秋,福泽子孙万代。而今,大步迈入新时代的高望寺村家家楼房林立,户户小车纵横,全村监控网络覆盖。在村党支部书记安宽礼同志的领导下,勤劳善良的高望寺人民正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意气风发,努力进取,不断绿化建设家园,提升家庭幸福指数,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使高望寺村先后荣获省、市、县、镇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民主法制村、四美红旗村等各项重大荣誉,进一步提高了高望寺村在西府的知名度。
全村现有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共1134户,4366人。全村耕地面积5748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以合作社果蔬为助推产业。目前建有小麦吨产试验基地、华泰弥胡桃产业示范地、大型四季蔬菜供销大棚等新型产业,真可谓前景喜人,形势诱人。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面对农民急难愁盼的购物,取快递不方便的新问题,及时用心用情去解决。把群众期待己久的养老问题,正在落地践行。
眼下,由本村的成功人士安镇宁先生爱心资助的“高望寺孝善文化馆”、“幸福院老人饭堂”、“厚德堂”(原安氏祠堂)、幸福院便利超市等项目己投入使用,贴心服务老人,方便群众的日常所需。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全村蔚然成风。

人心不古,时代更新。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和谐、美丽、宜居、幸福的高望寺村再一次崭新的崛起!
扩大产业落实
发展乡村振兴
助力文化引导
打造孝善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