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播种幸福(散文)
王振淼
四月中旬,我临时起意回国了一趟,短短的九天时间,除去两天路途行程,实际在家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而陪父母的时间少得可用小时计算。父母亲对我的突然回乡非常惊讶。母亲在这摘茶叶的忙季里不失时机的忙碌着,精神抖擞,走路都脚下生风。守家的老父亲像个老顽童,高兴的端水递茶搬东西给我吃。
趁着老妈烧面的时间,老爸领我走进厨房门口那块十来平方米的菜地里,带我看他们自己种下的各种瓜果蔬菜。父母亲在开春天气转暖时就下种了姜、蒜、茄子、南瓜等疏菜,看到了前不久我老婆网购买来托我姐栽下去的柠檬树正开着白花,结起了小果。蒲瓜、丝瓜、黄瓜都上架了,架子下面葱、姜鲜嫩油光。畦边那株金钥匙树密密麻麻的、金灿灿的黄花绽开正旺,一株我在2007年亲自栽下的细叶冬青也一米多高了;黄花菜结着花蕾,一副含苞待放的样子。整个菜园像百草园,青绿一片生机盎然。
那天太阳有点热,父亲额头出了汗滴,他一边擦汗一边絮絮叨叨的跟我分享播种的快乐。我们三人边吃边聊着家常。从小就贫苦出身的父亲,已是88岁高龄的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虽然久经风霜的脸庞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思维、听力、视力各方面都非常的好,笑声爽朗,说话中气十足,那慈祥的脸上挂着满满的幸福和快乐!使我欣慰不已。也使我想起了一个古老而温暖的话题———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追问,每年人都在寻找,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解读,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对幸福的理解。
一
父母亲都是平凡地道的农民,他们生活在农村与故乡的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了。他们的血脉和情感早已无缝隙地融入在家乡的那片田园乐土中,他们每天沐浴着乡间的清风,闻着田野熟悉的泥土气息,对他们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只要能让他们每日扎根在那片热土上,春播、夏种、秋收、与田园交集是他们一辈子的生活常态,叫他们离开故土坐着清闲反而让他们不自在。自给自足满足了一日三餐的清茶淡饭。收获的季节里,他们把春天播种下去、夏秋收获的劳动果实分享给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事情。父亲自豪满满的说了去年冬瓜丰收送人的情景。他说去年收了十四、五个冬瓜,大的十五、六斤重,小的五、六斤重,那些住城里、镇里的亲戚朋友家里每户送一个,还叫姐带到江苏,杭州女儿家、外甥女家里去 。父亲说:“我亲手种下,全部农家肥长大,没打药水,无公害绿色瓜果蔬菜,我送出的是健康,别人吃得放心,吃了都像我一样长寿健康。”是啊!在父亲眼中,幸福也是对劳动过程和收获果实的分享,春天播种下去种子,经过自己的浇水施肥管理得来的果实,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大自然的馈赠,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还有暖暖的幸福。我想这是父辈们在平凡的烟火中对幸福的最好的诠释。时间一久,这种幸福又潜移默化转换成一种气场和正能量,转化成内心的满足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成为父亲颐养天年、身体健康的不竭源泉和动刀。

二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只有健康才能谈得上生活质量好,生活质量好才是幸福。所以,人啊,不说长期生 病卧床,就是偶尔得次感冒、风寒之类的小毛病,那时你就感受到无病无痛该有多好啊!身边也有朋友生病住院的,也有被病魔折磨离世的。当我们看到他们被痛苦折磨和渴望求身而无助的眼神时,那种对身体健康的诉求时,我们除了对人生感慨和无奈外,只能以悲悯之心给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关怀,多给予点安慰,使他(她)增加点信心和毅力而已。作家杨绛说:“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人哪,需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才能实现人生幸福的价值和意义。就如我们家的生活,多年前就一直提倡食疗养生,基本做到每个礼拜不重复相同的菜肴饮食,妻子魔术师变戏法一样,更换着每日的主食,一半中餐一半西餐轮流,经常性的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尽量做到营养均衡,四季花样翻新,新鲜不断。小家庭总是其乐融融、笑声不断。最初时,我心里也有过抵触心理,觉得不必要花时间在吃喝上,妻子说:“自己多动手,花钱省,吃得放心又营养,留住了你的胃,保护了你的身体,不用找医生,何乐而不为?”的确,这种思想就是一种见诸于平常的自我健康管理,跟中医上看重“有病早治,没病早防”的理念相呼应。我中医朋友说:科学、合理的饮食既便治不了病但能包你少生病,也填补了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和能量。人体是个能量场,人体生物钟就是一个阴阳平衡交替的过程,阳气充足,阴气消遁、身体自然健康无恙了。
至于我自己,从疫情那时开始锻练身体,每天坚持慢跑一公里,除了大雨从没间断,也结合自身情况,自创了四节体操运动,对头、颈、躯干和四肢都进行了全面的锻炼。不知不觉的几年坚持下来,身体发生了让你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碟变,固本培元,精神充沛。什么腿脚抽筋、肩背酸麻全无踪了。如今,合理的饮食、持之以恒的锻炼已成习惯,成为我工作之余管理自己健康的最佳方式,我想这也是对自己身心健康播种下的幸福种子。
三
幸福是一种在阳光的心态中包容和博大的胸怀。 2019年回国时在县城吃早餐时认识的早餐店老板夫妇,前几天我回国时上又到了那早餐店,热情的男主人经我一点拨就马上认出我了,趁着人少我们聊了起来。他们夫妇俩诚实热情,店小生意不错,中堂还挂着一面拾金不昧的锦旗,还有两个孩子读书。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人,特别爱笑,还喜欢唱歌,而且唱得有板有眼,声色圆润,很有感染力。不经意翻看了他们的朋友圈,他们夫妇俩除了守店外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令人钦佩。我问女主人:“你们开早餐店要守店赚钱,上有老下有小,还去做公益事业,不觉得很累很辛苦吗?”老板淳朴一笑着说:“累是累点,不过我喜欢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互动。虽然生活中有风有雨,我觉得老天待我不薄,给我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贤惠的妻子,她分担我的辛苦,我理解她的志向。遇到不开心或者暂时无解的事情,可以冷静的放一放想一想,到了明天可能就会水到渠成、柳暗花明”。
听完他的一席话,使我感慨,是啊!让我们换位思考这种不容易: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心中种下和流淌的是无尽的豁达,在风雨中的守护和半夜三更起来服务他人的辛劳都成了一股幸福的暖流,用那份甜蜜的微笑种下了幸福,让别人都感受了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和快乐互动。当这样的互动成为常态时,幸福、健康、价值和快乐你想不要都难。
其实每个人都在为了体面尊严的生活操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经历和幸福传奇,也没人做到事事如意。只要生活中懂得舍取,内心有满足;懂得怡然自乐,释然所有,对幸福的理解就不复杂了。
父母、妻子、女儿、所有的亲朋好友,恩情、爱情、亲情、友谊;阳光的心态,包容和博爱,春天的播种,夏秋的收获,文字汇聚起了思想。在这个春花开尽春又来的季节里,我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待着收获———幸福、健康、快乐。
我好像听到了幸福的脚步已轻轻地向我走来…………

作者简介:
王振淼,浙江省武义县人,一个大山的儿子。热爱生活、喜欢文学。2007年移民意大利,现在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大区创办中文学校,向华人华侨子女和意大利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中意友好联合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