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感悟】择日①
接受一切不完美,就是完美,凡事有所欠缺,才能永恒。把自己所有的日子,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择出闪光的,或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人和事,记录在卷,也不失是一种乐趣——晨曦
很多年前去北戴河疗养,第一次见老先生。他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次日,我外出运动,在楼下偶遇,他问我急急忙忙跑一身汗干嘛?我笑了一下,也不作答。挥挥手算是打了招呼,直接进房间沐浴更衣,接着读书,品茶。
北戴河疗养院给我的印象十分愉快,一切都很自然俭朴,不显豪华。院内有一池荷花开得正艳。而我对荷花有特殊的喜好,便常常静立池边赏荷。
我很喜欢一个人独处自然之中,即使有很多人结伴外出也不例外。我会故意放慢脚步,落在人群后,就为独自观赏周遭的景致。若有人唤我,便小跑几步追上说话。
老先生德高望重,陪在他身边的人显然有些局促不安。但事买上,他是比较隨和,与陪同在身边的人边走边聊,有问有答。我们走了一圈便回到他住处的客厅聊天。
说是聊天,其实是听他一个人说话。交谈期间也没人随便插嘴。从他小时候放牛读书开始,然后到乡政府、县政府工作,再穿上军装到部队。其中最有趣的是,他怎样用煤油灭宿舍里的臭虫。我听了很好奇。
我想象着眼前这个“大人物”,年轻时曾有的磨难与俏皮,不由笑出了声。他看了我一眼,话题突转到我身上了。说;你是写散文与诗歌的,应该是很感性的,可你的工作又是很理性的,这二者你是如何统一的?
我被他一问,一时间有点不知该如何回答。不是我不知该怎么说,而是我在思考,我应该怎么说。必竟在场的人之中,仍有与他存在利害关系。我不能因为自己的随便一说而影响别人的前途。
好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估计是比较重要的电话,他进房间接电话去了。
我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我们大概整整一上午,都是听他说,他阐述清晰,思路流畅,这说明他有先天良好的基础,且有学习、思考的习惯。再者,他肩负重任,自然什么事,什么话都有深思熟虑的习惯。
很快就到午餐时间了,他便邀我们一起用餐。餐毕,他笑着说,这顿饭由他请我们,并吩咐秘书别忘记补交我们这几个人的伙食费。这件事,对我们在场的人触动很大,这虽在情理之中,却实属意料之外。而老先生在这些细微之处的严谨,更让我们心生敬佩。
剩下的几日,慢慢熟悉了,再聚一起时,气氛就宁静而亲切了。老先生并不是很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人。但他的书法很富有表现力,他的整个神情是诚挚而坚定,宁静而高尚的。他说话缓慢、安详,外表气定神闲,处理事情十分干净利落。说话时面带微笑。这已然超出了我原本的想象。
那一次的相遇,我们所有人都很开心,心生欢喜。假期过得充满了豪逸的情趣,现在回忆起来,亦多欢笑。
晨曦,2024年5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