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
作者/丁心雨
每当看到关于《母亲》的文章,一种锥心痛感不油而生。
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农村妇女,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她年少丧父,为了能给自己的哥哥娶上媳妇,她嫁给了大她十岁左右的我的父亲。
从此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地里家里一把好手。年轻的父亲不懂得心疼母亲,常年在外奔忙,只有母亲在家照顾爷爷奶奶、养育儿女。这期间的苦楚不言而喻。记忆深处是夜晚的昏灯下,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不是纳鞋底做鞋子,就是缝缝补补,那双粗糙的手不时缠绕着细线,瘦弱的背影却透着母性的坚强……
母亲没有念过书,写自己的名字都很费劲 可她深知贫苦农村的孩子,只有上学读书和走出去才是唯一出路。于是便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养鸡生蛋换钱,养猪生崽换钱……没日没夜的忙碌。攒下的钱供孩子们读书。那盏昏灯刻下了孩子们的成绩,妆点了母亲的微笑。
母亲一生注重人格道德的培养。从小教育我们如何做事、如何积极向上。母亲似乎就是老屋里的那盏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路,照亮了家的充盈。
长大了的孩子们,如同蒲公英妈妈放飞的降落伞,都乘着风飞向了远方。母亲也老了,老人家的心思全放在了待儿女归来,高高兴兴过大年。这是幸福时刻,也是最悲凉的日子。她想留住短短的“天伦之乐”,却要忍受离别之痛的熬煎……
母亲去世了,当我驱车从千里之外赶回来,最后一眼看到的是一张因病折磨而瘦弱的脸庞。却依旧那么慈祥,如同睡熟了一般,似乎告诉孩子们她很好,不要惦念记挂。还是老屋的那盏灯,成了“长明灯”,摆在母亲的灵前。这是母亲身边最后一盏灯,是惟一盏母亲在灯下不再为儿女操心的灯。
自此,我跟母亲天人永隔,只有在梦里相见了……
丁心雨: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毕业于邓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现居住河北省廊坊市。一个喜爱文字、钟情文字、寄情于文字的小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