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小院四季忙》外一篇
宋今声
瞧,孩子们点燃的过年爆竹味还没散去,那轻轻的、柔柔的春,便东张西望地来了。她把休息一冬的花草树木唤醒,抹绿了山川,也抹绿了农家小院。先是羊角葱探头探脑地张望周围的一切:院主人利用闲暇时间往园中施肥了,又趁着一个暖乎乎的下午整地播种了,一场春雨过,菠菜、小白菜、水萝卜,拱土泛绿,那沉睡一冬的韭菜也凑上了热闹。
又是一场春雨过,绿满园中花盛开,黄瓜和豆角也在架上挂青制荫了;那直挺挺的茄子和西红柿秧,早就伸胳膊仰脖子地站在那里了;拖着大叶子的吊瓜秧已经把头伸到院主人的窗前,摇着清晨的微风、绚丽的晚霞。
夏秋之交,小院达到了繁荣顶峰。各种菜花喷香溢彩,引来了蜂飞蝶舞,蚁攀虫鸣,给小院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与情趣。那五彩缤纷的繁花下面、枝叶婆娑里头,藏的是累累硕果,人们在享用之余,黄瓜摘些顶花带刺儿的、茄子挑些皮儿亮细嫩的、菠菜割些叶大水灵的、柿子拣些个大熟透的,或筐挎、或车推,到集市上交易。
九九重阳金风起。人们开始平整小院,那枝杆青青,尚能结果的菜秧被拔去放置院中一隅。吃菜怎么办?不怕,大地里那圆圆的土豆已经成熟,可以做百菜的秋白菜已经叶肥芯满。
小院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蓬勃与生机,但是,却充满了丰收的喜悦,那一堆堆、一垛垛的五谷占领了小院;小院,成了农家收获的希望,堆积欢乐的集散地。如果把国家的仓廪粮库比作大海,那么,我们的农家小院,就是一条条来自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
打完场,卖完粮,院子里堆放的是畜草和取暖越冬的柴禾。近几年有的农户把烧不了的庄稼秸杆铡碎掺上牲畜粪尿和黑土,在院外的一隅搞起了三合一农家肥,不但减少了环境杂草污染,而且还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节省了生产投入,可谓一举数得。传统接续了淳朴家风,科技增添了兴旺动能。有心计的农民,还在自己的小院里建起了塑料大棚,扣住春夏秋,财神院中留。
村里传出了杀猪声了,通往集市的乡道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赶集办年货的二马车、小四轮。远处的山川原野开始在上升的地气岚影中晃动起来。我的农家小院哟,又充满了一年一度的春天的气息、夏日的蓬勃……
2024年5月8日

◎亮我书前这盏灯
宋今声
我曾搬过两次家,每搬迁一次,都要舍弃一些破旧东西,以轻行载。惟独一盏煤油灯,至今不忍扔掉。这盏煤油灯虽然很旧且不再使用了,但是,它曾经伴我度过无数个静悄悄的读书夜晚,给我以光明,照亮了我的金色年华,帮我编织过许多美好的憧憬。
我刚记事儿时,家里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当时叫洋油灯)。这种灯点燃后,随着闪闪光亮,冒出一缕缕气味难闻的黑烟。这烟,熏黑了屋顶,熏黑了贴在墙上的年画,熏黑了挂在房梁上的苞米穗,也钻进了人的鼻孔。就是这样的灯,因为供销社的煤油供应不及时或有了油没钱买,家里时常油断灯熄。
煤油灯点不成了,妈妈就给我们点蓖麻油灯。用蓖麻油点灯,先用棉花捻成一根比筷头细一点儿的捻儿。灯捻儿好捻但有说道,捻紧了不上油,捻松了费油,还容易“亮荒”。灯捻儿捻好了以后,一头浸泡在盛着蓖麻油的碗里,一头搭在碗边儿上,用火点着就行了。妈说,蓖麻油灯虽然不亮,但不呛人。
一九六三年我辍学后的每天晚饭后睡觉前,多是在这昏暗的灯光下度过的。油灯下,我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清言、《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近代和现代文学作品。油灯下,我开始写生活日记和读书笔记。有时,书读半夜,妈看灯碗里的油少了,就悄悄取来油壶给添上。
有一年春天,我从邻村借一本《粉妆楼》,答应七天送回。不料,在这七天当中,有三天到架树台大泡子东出工。为了不失信用,还得把书看完,出工回来就抓紧时间看。这是一本繁体竖排的线装书,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字不认识,只好边看边查字典,边看边记字义典故。记得那天白天我扒泥,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子似的,晚上坐在灯前不大一会儿就开始打起瞌睡来。实在困得挺不住了,就来到屋外走几个来回伸伸腰,换换空气提提精神。天放亮,一碗蓖麻油也熬干了。
到六十年代末,一种仍以煤油为燃料的“保险灯”陆续取代了各家各户的小煤油灯。这种灯由储油灯瓶、灯火大小可调的灯头、透明玻璃灯罩、乳白色玻璃灯伞和铁丝灯架结构而成,分吊式和座式两种。点“保险灯”不但比小煤油灯和植物油灯亮,而且省油、油烟少。我家买的是吊式的,挂在房梁亮全屋。有了“保险灯”以后,叔叔想把小煤油灯扔了,我爹说不能扔,留着往后“下穷”。还真叫爹说着了,点“保险灯”的第二年夏天,一天中午饭后,屋檐下的燕子不知啥时飞进屋里两只,大概是被炕上的那只虎视眈眈的狸猫吓的,这两只燕子竟忘了自己是从哪儿进来再从哪儿飞出去了,在屋里来回飞舞,上下盘旋。为了让燕子从窗口飞出,我站在屋地中央,手举扫帚拦挡燕子北飞。一只燕子惊叫着飞出窗外,另一只则撞到“保险灯”上,把灯罩撞碎了,自己也撞蒙掉在地上。就在燕子坠地瞬间,狸猫疾速扑向燕子,一口叼起,窜出门去。
“保险灯”点不成了,那天晚上,我们家又重新点上了小煤油灯。
一九七九年春天,我们家乡实现了村村上电,户户安灯。告别煤油灯那天,我们家像过年一样,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傍晚天还大亮,我就把电灯打着,饱享这幸福的光明。
那天晚上,我兴奋极了,在雪亮的灯光下,我整理了所有藏书,这些昔日煤油灯下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书籍,似乎亮丽了许多。从那年到现在,灯下读书,再也不受烟熏火燎之苦了,电灯下书里的景物故事清晰而美丽,活泼而动人。
有了电灯,我仍将曾经给我读书学习以光亮的小煤油灯保存起来,让其永远在我心中闪烁光芒,照耀我的求学和写作之路。
重温于2024年5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