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麻城市作协副主席金莲玉特辑
在麻城统战的公众号上金莲玉大展风姿,一口气撰稿了三十多篇精英人士的人物特写专访。精彩的文章问世,好评如潮。
本辑特选作家张红的评论文章,又挑选金莲玉新近发表的一篇人物特写。】
笔端藴秀写华章

【作者简介】张红,男,麻城铁门岗乡人,1981年毕业于麻城师范学校,同年参加工作,在铁门岗乡任教直到退休。湖北诗词学会会员,麻城作家协会理事。
不负桑梓养育情
——麻城市统战代表人士施辉志
◎ 撰稿 金 莲 玉

(施辉志,男,1962年12月出生于黄土岗镇刘家岩村军师岭塆,高中学历,武汉市鑫鸿运混泥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财富,却始终心系家乡,热衷公益事业,捐资百余万元在军师岭塆新建一座文化活动中心,受到群众好评。2023年,他被刘家岩村评为热心公益模范。)
初次见到施辉志,这位武汉市鑫鸿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给人的第一感觉:一点也看不出有钱人的样子,完全是本乡本土出生的农民汉子形象。他淳朴憨厚,穿着朴素,戴着草帽,个子不高但身材魁梧,眼睛不大但目光犀利。
这位实在厚道的农民儿子,为建好村部的文化礼堂,他先后共捐资110余万元。刘家岩村书记王永明精打细算、廉洁奉公,在军师岭塆新建了一个高大上的文化活动中心,造福百姓,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01
一颗雄心干事业
走进黄土岗镇刘家岩村军师岭塆,塘堰碧波荡漾,道路绿树成荫,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特别是新建的文化大礼堂,经济实惠美观,宛如山岗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成为装点村部的一道靓丽风景。
走近细看:宣传栏里张贴着“热心公益的模范——施辉志”。1962年12月,施辉志出生于这里,姊妹五个,他排行老二,当时家大口阔,是村里的特困户、缺粮户。父亲在村部农科所养猪,母亲本就体弱多病,而且长年累月一人操持家务,因辛劳过度而中年早逝,这最是他心灵深处永远的痛……
1980年6月,他在麻城市黄土岗五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1986年7月,他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湖北省建筑第六工程公司来麻城招农民工,当时麻城有1800余人报考,只招82人。他通过层层筛选被录用,成了农民合同制钢筋工。
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比当农民种田还要辛苦。炎天暑热,钢筋水泥在太阳暴晒下,双手一接触,烫得人要命。一周后,就有15人辞职走了,眼见着陆续有人辞工,最后仅剩下20余人。施辉志心想: 出来打工学艺,哪有不辛苦的?我既然来了,绝不能半途而废。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4年,幸运之神眷顾他。他从农民合同工转为城市正式职工,虽然当时要交一万元城市增容费,但老婆和孩子的户口也跟随他农转非,全家都上了武汉户口。
2004年6月,省建筑第六公司改制,变成了私企: 广厦建设集团旗下的湖北广厦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艰难抉择的关键时刻,面临大考,他凭着过人的毅力,再次选择坚守岗位,具体做营销工作。他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艺做事,渐渐地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公司中层管理员,再到公司高层领导。
2016年,他觉得时机已成熟,就果断地从广厦建设集团脱离出来,与两位朋友一起成立武汉市鑫鸿运混凝土股份制有限公司。2016年度,该公司被评为“十佳供应商”,还获得2018年至2019年度的中国混泥土行业优秀企业。他一路风雨一路洒脱,闯过、拼过、累过、痛过、哭过、笑过。是的,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至今,他始终坚守在混凝土制品行业,带领着公司砥砺前行!
“我从大集体到责任制,插秧、收割、耕田等农活样样干过,军师岭塆沟沟块块的田与地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我最难忘的是母亲每次犯病时,总是村民帮忙抬着竹床送往医院治疗。我对父老乡亲的支持与帮助,至今记忆犹新……”施辉志充满深情的回忆,满怀感恩地说。
汗水换来了智慧,真诚赢得了市场。由于他业务精通,轻车熟路,公司日益壮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腰包也渐渐地鼓起来了,但他始终情系家乡,他想为老家做点实事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了。
02
一颗丹心报桑梓
“我投资建设文化礼堂,也是为了装扮家乡,丰富家乡父老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空间。能为家乡的建设、美化环境出一份微薄之力,我很愿意、很乐意,而且感到非常荣幸!”谈及文化大礼堂,施辉志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那是2022年1月2日晚,在刘家岩村军师岭塆施先舟家中,由村两委和部分在家群众召开了一场围绕共同缔造、文明乡风为主题的塆组会。会上,各位村民积极建言献策。本村教师刘绪仁老师建议:新建一座具备乡村会客、孝善传承、文化展示、研学交流、休闲娱乐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乡贤能人施辉志、吕延枝夫妇听完后很赞同。夫妻二人思维敏捷,豪爽仗义,当场就表示愿意捐资90万元。
“毕竟是真金白银,为村里掏出上百万元,你不后悔?”有人反驳施辉志。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后悔!”
党支部书记王永明笑着问他:“你是说真的、还是假的?”
施辉志立马拍着胸脯说:“肯定说真的,我非常怀念生产责任制时代民风淳朴的生活,一直都想为家乡做点实事。”
闻此喜讯,王永明迅速组织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与会人员集中交流讨论后,一致同意,并将此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当地村民获悉后,纷纷称赞施辉志为新时期的“活雷锋”。在建设过程中,村里老百姓都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力支持,工地上到处可见村里塆里人的身影。主体建设完工后的装修过程中,村里另一位乡贤能人张其发,主动捐赠了价值8万元的电子显示屏。
施辉志一直心系家乡,热心公益,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施工现场亲临指导。在各位能工巧匠的精心施工下,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2月31日,文化大礼堂正式竣工,并向全体村民免费开放。
文化礼堂的宗旨是为民服务,不做盈利销售,坚持公益传承。村民点单、村部接单。针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村干部积极筹划安排。今年春节,村里请来戏班子,连唱了三天六本戏。施辉志的老婆吕延枝热情好客,还包了一百多个红包打赏。刘家岩村军师岭塆,锣鼓喧天、欢天喜地过新年,惹得别的村羡慕不已,村民慕名而来,人山人海,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群众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村里还安排志愿者招待。
“今年唱楚剧,明年唱黄梅戏,有了文化大礼堂,村里就好开展工作啦!”王书记信心满怀地说。
从最初的设想到投入使用,经历了春夏秋冬,建成后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面貌,提升了村庄品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是一座顺民心、合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共同缔造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享有的生动实践。
刘家岩村在过去地处穷乡僻壤,各方面相比其他地方都显得要落后贫穷一些。如今华丽蝶变,明亮宽敞的文化大礼堂成了全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很多乡镇村组的领导自发掀起了来参观学习的高潮。你看: 秀美乡村,环境洁净,屋舍俨然,通组公路硬化黑化,池塘堤堰整修一新,牛栏猪槽等脏乱坯屋全部拆除,取代的是绿化美化、舒适宜居的环境,新建了水冲式公厕、垃圾池和垃圾填埋场,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刘家岩村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礼堂是在镇党委书记李小雄亲自重视下得以实现的工程。没有李书记和各职能部门的帮助,礼堂建设用地就无法审批。李书记多次亲自到施工现场指导,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市委统战部和黄土岗镇分管统战、宣传工作的领导,也经常来现场指导,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帮助。”
施辉志接着高兴地说: “在施工建设这一年中,村支书记王永明每天从早到晚、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从设计图纸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他都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亲自组织策划和督办各项施工流程,借鉴其他同类项目一些非常优秀的经验和做法。文化礼堂整体格局规范大气,每一处细节都是做工考究,既节约了造价成本,又达到了理想效果。我非常满意,花这个钱,花得值得,花得开心!”
03
一颗爱心暖乡亲
“只要是为民办事,只要是村里有需要,只要被他知道了,他从来都不请自来,主动联系送钱我。”王永明书记兴奋地接着说。
“施总不是在外混得最有钱的老板,但他是最豪爽、最贴心的一位。他说自己不心疼钱,只要钱花在刀刃上,该花的就花;书记为民办实事,缺什么,他买单。比如,安装路灯、池塘驳岸、硬化村组路面……他每年还会给村里一笔钱,用于积分超市的运转。村民在参军入伍、子女考学、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获得了积分,然后凭积分卡到文化礼堂的积分超市兑换等价商品。村民从中切实受益后,自然就提高了崇德向善向上的积极性。”
村民刘绪义只要一提到施辉志,就会赞不绝口。记得1992年,他们弟兄姊妹多,家里很穷,当年就是施辉志带着他们在武汉做包工头而脱贫致富的。施辉志还帮了村里很多人,那时,他自己还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就帮忙推荐本村20多人在汉挣钱。他带出去了两个施工队做钢筋工,那些人现在都成了小老板,发家致富在家建了楼房住着。他公司里至今还安排有本村的10余人做工。2023年受疫情影响,本来应该裁员,他不仅没减人,还照顾进了几个贫困户。
他弘扬孝善美德,传承文明新风,尤其善待弱势群体,关爱帮扶村里的特困户。本塆村民刘家良,1963年出生。八年前,他的儿子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噩耗传来,他因悲痛至极,突发重病而中风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双重打击下,他万念俱灰,打算随儿子而去。眼看一个好好的家,即将破散。施辉志得知情况后,立马捐钱,让村里送刘佳良到医院救治,当时全塆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刘家良奇迹般地康复出院后,感激地在村里挂着横幅:谢谢大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施辉志后来每年都去他家看望、送钱援助。不仅是刘家良家,村里凡是困难户,施辉志每年每家都去慰问,酌情给一至两千元。若是听说村里有人生病住院的,他就送两千元去看望。他从来不让人回礼,也不让人请吃饭,但他很乐意在村民家中吃随餐便饭。
“我对养育和生长我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父老乡亲们给予的帮助和厚爱有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我的初衷和愿望就是让军师岭塆、让刘家岩村的乡亲们都能尽快富裕起来。”这是他评为 2023年刘家岩村热心公益模范时,在新建的文化礼堂发言中说的一句打心底的实在话。
施辉志反复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夸大宣传我,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心里痛快;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花点钱,心里舒坦,感觉人活的很值得!” 他始终没有惊天的豪言壮语,只有朴素的语言、朴实的行动!
谈及未来,他说自己打算回乡养老,种菜养花,并希望每个村都能把文化礼堂建起来,多做惠民善事,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文明乡风。然后,他自信满满地说:“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秀美乡村建设的大好政策和机遇,积极探索传统农业的转型,尽快优化产业结构。大家团结一心,共同缔造,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映初心。而今,施辉志已届花甲,在近40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一直不忘乡土养育恩,不负桑梓养育情,将自己的真诚乡情倾洒在家乡这块热土上,倾注在他所钟爱的事业中。他一如既往地守望着自己的理想情怀,用辛勤的努力谱写着平凡而又激越的人生乐章,用坚定的信念发挥着乡贤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务实的行动不断地提高父老乡亲的幸福生活指数!
【麻城统战
撰稿:金莲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