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吴锡峰(河南)
欣随雨后藕花池,倒影溪边杨柳丝。
孤鹤浮云幽径画,古梅夕照小亭诗。
山前芳树情堪笑,城外河桥景不知。
静气平心看早搏,蝉声渐起畅高枝。
吴锡峰先生的《立夏》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立夏时节清新雅致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欣随雨后藕花池”,开篇即以雨后清新的藕花池为引,雨珠犹在荷叶上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花香,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之景。“倒影溪边杨柳丝”,杨柳依依,其柔美的枝条在清澈的溪水中的倒影摇曳生姿,增添了几分柔情与婉约。
“孤鹤浮云幽径画,古梅夕照小亭诗。”这两句尤为动人,孤鹤穿行于浮云之间,如同一幅悠远的山水画,寓意着诗人的超然物外;而古梅在夕阳余晖下的剪影,与小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古梅的傲骨与夕照的温婉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山前芳树情堪笑,城外河桥景不知。”山前的繁花似锦,似乎在春风中嬉笑,洋溢着欢乐与生机,与“城外河桥景不知”形成对照,暗示了诗人更偏爱自然之趣,对尘世繁华有所超越。
“静气平心看早搏,蝉声渐起畅高枝。”尾联中,诗人以“静气平心”之态观察早晨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寓意心态的平和与内心的宁静。随着蝉声的渐渐响起,预示着夏日的到来,它们在高枝上畅快地鸣叫,生命的活力与夏日的热烈氛围相互呼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全诗通过对立夏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清新与生机,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