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那绿色的夏天(外一篇)
文/杨华明
去年盛夏季节,在城市里待得实在闷热,回到了久别多年的故乡——一个偏僻而幽静的小山村。
放眼望去,故乡的夏天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山,绿色的田野,在绿色草木中流淌的那条小河也是绿色的,哗哗啦啦的荡着绿色的浪花。
故乡的房舍白墻乌顶,在绿树的掩映下,总是透着坚实与纯朴。小院中搭起的那爿瓜架,上面爬满了绿色的瓜秧,硕大的叶子如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撑起小院儿浓浓的绿荫。
院子的门口两侧,栅篱上的豆角秧筑起了绿色的"围墙",上面结满了一簇簇、一串串低垂的嫩豆角,水灵灵地顶着一朵朵紫色的小花,扑面泛起幽幽的清香。
顺着一条小路来到山踋下,一株株核桃树、柿子树、栗子树,还有那白杨树和梧桐树……绿荫荫的漫山遍野,触目皆绿,处处充满着勃然生机。
早晨起来,晨雾朦朦,踏着上山的石板路拾阶而上,不经意间听到了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循声走过去,见到山泉汇聚而成的小溪蜿蜒流淌,清亮亮地弹拨着动人的琴曲。小溪的两岸,湿漉漉的野花绽放着淡淡的馨香。
仔细看去,小溪里游蕩着一群群通体透明的小虾。你若有备而来,用一个细网袋就可以在一支烟的功夫里,捕捞到四两半斤的这样的小虾,带回去用盐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将水控干放到锅里油炸,待等炸成金黄色的时候将其捞出,放到盘儿中,其浓香味儿顿时扑鼻而来,诱人馋涎欲滴。
这可是纯天然高蛋白的食材啊。该吃早饭了,从菜地里现摘几条碧绿鲜嫩的黄瓜,将其拍碎,加上少许盐、香油、醋,拌一碟儿清香的凉菜。在小院儿绿色的的瓜架下摆上餐桌,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围坐四周,绿荫遮避,凉风习习,一锅玉米面贴饼子,一碗棒子渣儿粥,就上那盘儿拍黄瓜、油炸小虾,真是其乐融融,尽享天伦。这样的绿色"盛宴",在酷热浮躁的城市里是根本享受不到的大自然的恩赐!
夏天的故乡多雨,时常一场紧接一场,一阵儿紧接一阵儿,而且变幻莫测,多姿多彩。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这样的几句谚语:"阵雨三六九,小雨不断头"。"南山雨,北山云,山上见日头,山下雨纷纷"。
正是这样的雨水,把故乡的大山清洗得干干净净,郁郁葱葱。也正是这个季节,故乡被装点得一片翠绿,花香鸟鸣,分外妖娆。
夏天里的故乡美丽得犹如如一幅山水画,美丽得犹如一首抒情诗——黛山沉沉,林森苍苍。云流雾动,风骚树舞。
故乡啊,绿色的夏天,透着清凉,蕴含着宁静与安祥,飘溢着让人留恋不舍的芬芳……
◎ 谷雨时节
谷雨时节,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只想用谷雨的雨水润笔,裁一段铺满花香的时光,把春日里的情怀一一折叠,幻化成美丽的文字描绘春天。一切生命开始依着岁月的温度,安静生长。
谷雨时节的春天,是一场丰富多彩的压轴戏,戏里戏外、承前启后、为开启夏天,展示着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谷雨时节的春天,是一首明快活泼的短诗。雨,不再像初春时候那样沾衣欲湿,润物无声,变得有了些许声势,淅淅沥沥,也许是因为要与夏日雨季衔接更自然。
看,雨丝绵绵,织就如烟即失的春天;听,风过绿林,摇曳即将火热的夏天……
春天的繁花似锦总是让我流连忘返、陶醉其间。春天固然如此美好,可春天的易逝有时也会给人增添些许惆怅,梨花、桃花、杜鹃花、樱花,常常我还在斟酌如何落笔写出最美丽的文字给她们时,没多长时间,她们已经开始凋谢枯萎。这时的我,总会在心里为她们叹息。花儿与季节的易逝,时光与岁月的轮回,又何尝不是提醒我们珍惜荏苒似箭的光阴。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必定又是一个繁花盛开的季节,期待与憧憬总是如此美好……。
谷雨到了,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色彩斑斓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沐浴着春天的暖阳,闻着芬芳的花香,让生活充满阳光,让梦想也在时光里静静的流芳,生命,就是一场花开,在这温柔多情的季节里,平凡而宁静地生活;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充盈了我们的阅历,唯美了我们的人生。
春天是绽放生命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只想用最温婉之笔,书写生命中的痕迹,把幸福写在花间,把美好写在岁月里,让每一处风烟漫过的地方,都留下人生最美的足迹……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集镇陈集二中,1968年生,信阳作协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作品散见于《扬子晚报》《湛江文学》和《南叶》杂志,近有诗文见诸于《诗文艺》《文学百花苑》《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半朵中文网》和《青年作家网》,荣获七个荣誉证书。
